起底藤条茶:云茶传统采养模式的复兴
发布时间 2015-05-14 浏览 13951 次
兴盛期高度商品化的产物,主要种植于澜沧江中游两岸,为什么云南在清末民国会大面积种植藤条茶,其能给普洱茶的第三次兴起带来哪些福德资粮,正是本文将要探讨的主旨。

探秘滇西南茶叶的商品化

我们梳理云南茶叶发展史,其实也是在梳理云南茶叶的商品经济发展史。我们知道,一个产业要获得蓬勃的发展,离不开旺盛的市场需求与繁忙的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商品经济在推动产业的进程。相对于内地而言,云南是边疆落后地区,茶叶种植与加工水平低下,虽然存在外部的市场需求,但因各地大都处于部落割据状态,经济与文化呈现封闭特征,加上交通不便,路途遥远,战乱、疾病与土匪等让商旅望而生畏,在明清以前云南茶叶的贸易量是非常小的,大都是佤族、布朗族、彝族、傣族、拉祜族、德昂族等民族种茶以自用为主,剩下的拿来交易,交易的半径大都方圆百里而已。囿于当时的条件,一个商品要贩卖到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以外,要么是珠宝、金银、丝绸与香料等奢侈品,或者是盐巴、铁器等具备稀缺性的生活必需品与战略物质才行,不然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