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进行时 两地党报双推荐品牌系列报道
发布时间 2015-06-10 浏览 12213 次
代的发展沿革,到清代初年,出现了岩茶制作的完善技艺,首开乌龙茶制作的先河。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其中对茶质起关键作用的是“复式萎凋”、“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走水返阳”、“双炒双揉”、“低温久烘”等环节。

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国家作为茶叶制作技艺中唯一的项目,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制茶机械的普及和岩茶产量的提高,岩茶生产方式已经走向规模化、工业化,传统的手工制茶场面及制作工具已无法全部再现。熟练掌握这种手工制作技艺的人占武夷山制茶人的比例很小很小。

基地的建立,也让叶启桐这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的愿望初步实现。他的心里,多年以来,一直都有一个愿望:有那么一个地方,不仅可以展示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各道工序,还可以让有志于学习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