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茶叶变质的原因何在?
下一主题:我国有机茶七大产地之
夏秋之交,正是低产茶园改造的好季节。走进昌宁县漭水镇共裕、河尾、明德等村的连片茶园,只见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镇机关、镇直单位的干部职工们在分配到单位的样板茶园里,与茶农一起给修剪好的茶地中耕、追肥。
今年,昌宁县把茶叶产业发展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出了“一年抓改造、两年见成效、三年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全县进行各种低产茶园改造,其中举办样板6400亩,结合茶园提升、茶企的引进和茶农素质的提升,努力推进全县茶叶产业上台阶。目前,全县已完成改造面积3.84万亩,中耕、追肥正在全面推进中。“今年县里、镇里不仅组织专业队免费为我们进行修剪,还组织人员和我们一起挖茶地、施化肥。”河尾村茶农周富奎介绍说。
漭水镇是昌宁茶叶的主产区之一,但由于管理粗放、加工滞后,茶叶生产的综合效益一直较低。今年,漭水镇决定把茶产业作为一个突破口,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为在环澜沧江生态旅游圈建设中赢得先机奠定基础。该镇今年在共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