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茶馆
发布时间 2011-07-26 浏览 7644 次

从20世纪初便开始的反大众文化运动,便是以茶馆问题为突破口对大众文化进行打击;地方文化和国家文化之争,国家文化利用国家权力,以一种进攻姿态和强势地位,迫使地方文化向文化的同一性方向发展,而这一过程必然引起“弱者的反抗”。

城市和茶馆

——成都茶馆并不像人们看起来那么平等。

从一定程度上讲,成都茶馆和茶馆生活也可以笼而统之称为“中国文化”之一部分。然而,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茶馆不同之处也非常明显。例如,在上海,性别限制较少,妇女被允许进入茶馆也较程度早得多。1870年代,越来越多的上海妇女进入茶馆、戏院、烟管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年轻妇女也喜欢在茶馆约会。1880年代,中下层妇女常与男人同出一个公共空间,虽然上层妇女拒绝到这样的地方。

在北京,戏院在17世纪便产生了,北京的茶馆多是以演戏的戏院发展而来,刚好与戏园从茶馆产生的成都相反。在北京的公园里,树荫下的圆桌和方桌,铺有白桌布,上面摆着爪子、花生和其他点心,也卖汽水和啤酒,卖茶并非其主要的生意。北方人一般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