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茶对普洱茶的影响及其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 2011-08-01 浏览 14120 次
茶庄年产茶二三十吨。茶业的兴旺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办学堂、建庙宇、修路造桥、建房起屋,易武镇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思茅、普洱城里鼠疫、疟疾渐发,茶商渐走转入易武,易武茶业更为兴旺,一度成为名符其实的普洱茶贸易和集散中心,至民国10年(1921年),茶庄商号增至38家,年加工茶叶6900担,当年销往西藏3000担(次年最高增至6000担),盛况延至民国26年(1937年),因法国重新封锁老、越边界,南下茶路堵塞而走向萧条。易武是在“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和普洱茶集散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边陲名镇,自1930年镇越县县府迁居易武,至解放后改设易武县,1959年初易武、勐腊两县合并后,县府才从易武迁往勐腊。1970年4月12日居民不慎引发特大火灾,昔日人丁兴旺、商贾云集的茶山古镇一半成为废墟。如今仍然保存的茶案碑、印有马蹄印的石铺街道、陈旧的茶庄商铺、残留的茶马驿道等古镇遗迹,记录了易武兴盛发展的历史。

二、易武茶是当今传统普洱茶的典型代表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辉煌,普洱茶在港台、广东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