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湖南黑茶:世博新起点
下一主题:黑茶消费热源于独特功
千两茶,属于安化黑茶,其声誉之盛,已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
安化人在明代前期参照四川乌茶的制造方法,加以改进后,制成黑茶。乌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杀青(锅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叶气,滋味醇和,有松烟香,且量多价廉,经过茶商和市场的长期甄选,安化黑茶逐渐兴盛起来。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帮,来安化采购和制作黑茶。资本雄厚的晋、陕、甘茶商,还在安化建有楼阁,设立行帮组织和商业铺面。
道光元年以前,采买茶叶原料,大多踩捆成包,以利运输。最初包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一,后来逐渐统一为小圆柱形,重约老秤10斤,称为“百两茶”。清同治年间,晋商“三和公”茶号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增加重量,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每支净重1000两,称为“千两茶”,圆柱长约166.5厘米,圆周56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