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武夷山特产溪边奇茗冠
下一主题:“茶”的105种美称
1975年夏季的一个傍晚,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武夷宫茶叶收购站里,23岁的陈郁榕已经跟着老师忙碌了一天。当送茶来的茶农渐渐稀少时,她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一泡茶样——量不多,只有8两,干茶嗅香时感觉香味不俗,冲泡后品啜,更觉得香味奇特,滋味醇厚甘滑鲜爽,茶汤中带花香,岩韵极显。
“当时那种感觉,我至今都找不到。”34年后陈郁榕说。事实上,那8两茶叶就是摘自九龙窠高岩峭壁上那几棵大红袍母树,当时站里将其定为“上堆”级别,并给出了最高的收购价格19.2元。这在当时,相当于一个干部大半个月的工资。
母株原仅有4丛
大红袍是武夷山传统五大名丛之首,原产九龙窠,相传清代已有大红袍茶名。在名丛中,大红袍声望最高,传说最多,被尊为神物和茶王,各种有关大红袍的描述和记载也不少,誉满中外,被誉为“国茶”。2008年,代表中国乌龙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有母株4丛,植于九龙窠悬崖一石砌平台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