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储存转化的重要理论——内发酵理论
发布时间 2011-10-20 浏览 4327 次
茶叶内部缓慢进行。适度的外发酵可以给内发酵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因素,加速内发酵进程,又快又好的提升茶叶的品质;而过度的外发酵则会毁掉内发酵进行的环境,从而毁掉茶叶

总体而言,外发酵是一个“破坏”的进程,内发酵是一个“建设”的过程。举个例子讲,外发酵像是砸开坚果的硬壳,而内发酵像是坚果内的果仁在缓慢的成长、成熟。适度的外发酵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的吃到果仁,而过度的外发酵则会伤及果仁。而内发酵则决定了坚果里面是否有可口的果仁,所以我们说内发酵是普洱茶后发酵阶段茶叶品质的决定因素。

通过“内发酵理论”的提出,一方面可以帮助茶友对普洱茶的后发酵过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另外对于一些类似“熟茶存放没有意义”“生茶转化要以汤色变红为标准”等等错误、片面的观点就不需要我们去一一否定。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