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风格篇:“滋”与“质”(谈普洱茶数字化评价体系三)
发布时间 2011-11-03 浏览 5181 次
以有个清晰的判断。一芽两叶带嫩梗,实践中是最好的叶底形态,早期那种绿茶化倾向:芽头撒面,在被实践抛弃,同时被抛弃的还有碎红茶倾向的切茶机切茶,以及所谓的原料分级。

  拼配茶中,“滋”看汤的厚度感与耐泡性,口感和香气、香型无需关注,这些都是会在未来的自然转化中变化的,排除已知寥寥几款山头茶茶滋的未来走向,其它的,不用去预测,那是梦想,山头茶中,“滋”的作用最大,用风格来判断山头新生茶,避免混淆。当然,风格是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的,信息无法完整传递,解决的办法是建立山头标杆茶品,训练“滋”对应的香气、香型、口感。

“滋”的品级也是从0-5,拼配的茶,口腔感觉汤的厚度感高,茶耐泡性强者给高分,如果是山头茶,则要按山头茶特有的茶滋茶香来判断了,符合山头茶风格的、汤的厚度感高的、茶耐泡性强的给高分,这个项目给分是因人而异的,需要经验和经历。

  “滋”是种比较评价方式,这要求个人的分辨能力,例如易武茶,那你就要找到纯正的易武茶来作比较判断,建立易武茶的标杆茶,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