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表示,虽然夏暑茶的品质远逊于春、秋两季茶,但在气候、土壤等种植条件佳、制作工艺精良的情况下,夏暑茶中也是有可能制出好茶的,而今年春茶的减产应该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山夏暑茶的销售。
今年春茶采制期恰逢雨季导致春茶减产,茶叶中过高的含水量也使得春茶的品质不如往年,好茶供应量较少。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部分经过精选精制的夏茶卖相、香气、鲜爽度都还不错,缺点则是耐泡度不够,这部分夏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春茶减产造成的空缺。
空调制茶
提升夏暑茶制优率
早些年,夏暑茶的质量品级很低,价格连春、秋茶的零头都够不上。春秋茶能卖到几百元以上,而夏暑茶每斤才几块钱。如果能将夏、暑两季茶的质量提高,茶农收入就会成倍增长。
随着空调制茶技术的不断成熟,近年来安溪茶农普遍利用空调来控制制茶各个环节的温度,把晾青房、摇青房等温度调节到制茶最适宜的温度,夏茶制优率大大提升。
苏新福告诉记者,夏茶品质的提升带动了茶叶价格的上涨。今年夏茶毛茶的价格大概在50元/斤左右。业内人士也表示,相比往年,今年夏茶品质得到不少茶商的认可。
多销往省外
及用于拼配
尽管夏暑茶的品质有一定的提升,但整体茶质与春秋茶相比仍然差距较大。不少知名茶企已明确表示,不卖夏暑茶。裕园茶业品牌发展部经理陈福友说,夏暑茶不符合裕园产品中、高档的定位,所以该企业从来不采购、销售夏暑茶。
馨香堂总经理黄永红也表示,她历来都不销售夏暑茶,今年茶叶市场虽受到春茶减产的冲击,但企业当时就通过准确的预测做好采购工作,所以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黄永红还告诉记者,泉州人对于铁观音还是有一定的品鉴能力的。大部分泉州人宁可喝去年的秋茶,也不喝今年的夏暑茶。因此,泉州市场对于夏暑茶的需求量并不大,大部分这类茶叶都销往省外。
据了解,除了作为袋泡茶、办公用茶等快速消费品的首选原材料之外,夏暑茶也被用于与春秋茶拼配。林荣溪告诉记者,“在一些茶店,也将夏暑茶以拼配的方式补充到中档茶当中去。”秋茶是一年当中铁观音产量最低的一季,只占全年的10-15%。由于夏暑茶行情不佳,卖不出好价格,许多茶农就会把茶球包揉成型后不解块烘焙,直接放冰箱冷冻,待到秋茶收购时再加工卖出。将中高档的夏暑茶和秋茶拼配制作成清香型铁观音已经成为部分中小茶企的做法。但这种茶叶保存期只有半个月到一个月,且较不耐泡。
虽然在制茶技术提高的情况下,夏暑茶的品质也有了提升,但主攻的依然是中低端市场,应该说,要摆脱人们认为夏暑茶品质不佳的定势思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提升产品品质,增加夏暑茶的附加值方面的尝试仍是茶农们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