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接近传统工艺的是正炒,最常见的是拖青。 由于机械化提高,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炒青温度超过原先温度(高温炒青可使红边掉落或磨损,从而使泡出的茶汤不会偏红);包揉采用包揉机制作,紧结度大大提高;发酵度偏轻(使茶叶保持更鲜绿,品味清爽)。
由于两者的做工不同,所以才会形成传统铁观音和“现代铁观音”两者感官上的差别。
传统铁观音表现为:颗粒呈半条索状,较为弯曲紧结(如“蜻蜓头”),梗皮红褐亮;色泽乌黑发亮,红点明显;香气浓郁,音韵明显,带兰花香;品味醇厚,回甘持久;汤色呈橙黄色,有的偏深;叶底色泽偏深,主要呈墨绿色,叶面往往为绿叶红边,色泽均匀度要求较低。
现代铁观音表现为:圆结重实,梗皮红或青,颗粒感强;色泽鲜绿,砂绿明显;香气清高郁长,有分兰花香、糖果香、水蜜桃香、生人参香及桂花香、地土香等等;音韵有分香韵型(香韵型又分浓香型和清香型)、酸韵型(酸韵型又分熟酸型和青酸型)、综合型(香酸具备)等;滋味比传统铁观音更注重鲜爽甘鲜;汤色追求金黄色或黄中显绿;叶底色泽鲜绿较均匀,无绿叶镶红边。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见:两者的不同是由于做工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影响茶友对铁观音的品赏和认识。实际上目前市面上两种做工的铁观音都有,只要是好茶、只要是适合自己口味的都是可取的。两者各有优势,不能轻易否定任何一种,两种工艺做出的茶都有非常好的。换个角度,目前市面上一泡顶级的铁观音应该是以上两种的优点都具备的。毕竟,“现代铁观音”的制作工序是源自于传统工艺的,它是对传统的补充和提高,是对铁观音的口味的鲜爽度提出的更高追求。
福建安溪铁观音和台湾木栅铁观音在制茶过程中,所呈现的条索外观,成茶后的烘焙度不同,在茶汤表现上也互见特色,表现在泡法上更见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