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撒古茶山 :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的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庭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一九五七年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了一支全州各版纳茶叶普查工作队,当时笔者负责澜沧江以东“江内片”(注1)普查指导工作,顺便走访了云南普洱茶产区古“六大茶山”,从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五日起到十二月十五日止,历时一个月,行程一千二百多里。为了研究普洱茶史,特将遭受林彪“四人帮”浩劫后幸存的零星访问随笔,摘录回忆整理刊登,供同行同志们参考。由于走访当时路远时促,走马观花,谬误必多,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六大茶山”的名称及位置 [NextPage]
六大茶山为易武、倚邦、攸乐、曼洒、曼专和革登(注2)位于澜沧江以东,西双版纳州勐腊和景洪县境,为西双版纳傣族古景龙金殿国在江内思茅、普腾、整董、勐乌、六大茶山和橄榄坝等六个版纳(行政区)中的一个行政单位(注3)。一七二九年(清雍正七年)改土归流,“六大茶山”和其它五个版纳均划归普洱府管辖。普洱为“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随着普洱茶的畅销,古“六大茶山”也就闻名中外。据《普洱府志》稿卷之十九(注4),食货志六·物产篇,茶《檀翠滇海虞衡志》云:“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专、六曰慢撒,周八百里。入 山作茶者数十万人,茶客收买运于各处。”同篇《思茅厅采访》云:“倚邦、架布、习空、蛮专、革登、易武。”六大茶山地名同篇先后各异。笔者于一九五七年赴上述各处实地走访了解:莽芝即莽枝,位于倚邦区第四乡,又名勐芝大寨,与三乡革登只隔十五里,周围地区不大,实属革登茶山范围。架布、习崆位于曼专、倚邦之间的架布河旁和习崆河旁,均在倚邦区第一乡内,架布为倚邦一乡第六互助组,仅产茶八百斤,而习崆产茶更少,架布、习崆二处范围比勐芝还小,显然包括在倚邦茶山之内。而易武、攸乐两地区范围广,产茶多,各被列为六大茶山之一是理所当然。根据各茶山所处地理位置地区范围大小分析,笔者认为“六大茶山”应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所指为准,那就是:曼洒(即慢撒)、易武、曼专(即曼庄)、倚邦(即迤板)、革登和攸乐。其它各种不同茶山地名,都是茶商们根据各人贩运茶叶的不同来源而任意宣扬出来的,都把自己采购的茶叶说成是名山名茶。因此,在同一时期内也会出现不同几大茶山的叫法。
(一) 曼洒茶山
曼洒茶山位处老挝边境,包括版纳易武的曼洒、曼黑、曼乃和曼腊四个乡。西双版纳州茶叶公司收购组设在曼腊乡的曼腊大寨(注8),1957年到十月底止共收购茶叶31785.8公斤。
曼腊乡有张家湾、徐家梁子、丁家寨、高家冲、大寨、小寨、叭西河、猪屎河、勐现坝外均产茶。全乡167户,737人。茶园281块。大寨农民许明昌说,他母亲当姑娘时约在80年前,大寨曾产茶800多担。大寨人口多时曾达150户,小寨达200户。光绪三年(1877年)采茶忙时,每天要杀3头牛、5口猪。民国22年(1933年)曼腊还有陈云号(陈世元)、同顺号(李济川的父亲李当寿)、杨长寿、赵国铨、德顺祥(高国昌父亲高家星)、高裕和、薛春有、高老炎、朱家福、徐三、魏老大、高老向、高家炎… …等二十几家茶号。曼腊大寨有关帝庙,原在下寨,光绪十一年(1885年)移到上寨,庙内有铁钟一口,铸于咸丰壬子年(1852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修庙,费用按茶叶多少分摊,每担茶出一筒“功德茶”。丁家寨老人何家寿(85岁)、范老妈妈(60多岁)及另一属狗的老妈妈(77岁)谈:何家从石屏搬到此已六代,在丁家寨西面大黑山原来都有茶树,是范老妈妈的老公公时代栽的,因年年火烧,现已无存。那时在徐家梁子东南离老挝边界两华里,遍山都是茶。属狗的那位老妈妈谈,在丁家寨前面山沟有棵茶树,杆粗按其手势比划,折计直径约达35公分左右。徐家梁子杨寿昌的母亲(57岁)谈:她家由石屏搬来勐乃附近的龙潭,那是六代前的事。她22岁时(1922年)又从龙潭搬到徐家梁子这里已有大茶树,杆粗按其手势比划,折计直径达30公分左右,树幅达10米左右。另外黄狗寨、毕得勒、半把香、瓦得铺等寨都产茶,仅杨家一家就有茶6担,平均每家有茶3-4担(一担24筒,一筒5老斤,折计一担茶为120老斤)。丁家寨、徐家梁子及张家湾的老人们都这样谈:“石屏人到此已六代。由石屏来此叫奔茶山。茶树在石屏人未来前就有了,是本人族栽的。传说三国时本人族要随孔明公去,孔明叫他们头朝下睡,马向南拴,但本人族却头朝上睡,马向北拴,结果没跟上孔明,孔明回头看看本人族没有跟上来,就撒下三把茶籽说:你们吃树叶!穿树叶!这样,本人族就靠栽茶生活了。茶叶在40年前(1918年)最旺,那时销越南莱州及香港。茶类大部为圆茶(即七子饼茶),紧茶只做过两年。茶号最初有陈家和杨家,后来冯家、李家、高家等纷纷设立茶号,最多的一二百担,最少的三担,以后陈云号最大,有五把马、十把牛(每把十头),茶叶直接驮到越南莱州,有18马站(每站60华里)。马年走二转,牛年走一转。茶山粮食不够,但因怕打摆子(疟疾)不敢下坝种田,专种山地,一直种到老挝的辉外、章乾青、马叭大地等处。女人采制茶叶,男人种地种旱谷,仍不够吃,每年还要从勐罗大坝,瑶族寨子及国外勐板桃子树等处运进很多粮食,那时粮价用半开(云南地方硬币)计算,每石半开七至八元。茶叶好的每石半开十七到二十四元,差的七至八元。曼腊茶农对栽茶制茶有丰富经验,他们说:“寄生植物要除掉,茶胡子要抹去,茶地要挖茶叶才会发,每年冬、腊月挖茶地。采茶要留叶,有三叶留一叶,四叶留二叶,长的留三叶,只二叶的摘一叶。春茶要多留嫩叶,老叶只留一张,二水少留些,留厚了三水不发,老叶要抹完。三水要留一老叶。四水嫩叶少,留一到二叶,不抹老叶。摘茶时要顺便把茶胡子抹去。制茶,最好的紫毫茶要先蒸后揉;制圆茶。心用二梭(另放茶),皮用梭皮(不好的二水尖也算梭皮),外用大抓尖(山水尖),头上放小抓尖(四水尖),那时春茶没有四水尖值钱,因四水尖芽头比春茶好看;另外还有平茶,用刀切切晒晒。”
曼洒乡位于曼腊乡以南,系曼洒茶山的主产茶乡,过去产茶千担以上,现只有茶园84块,产茶300担左右。全乡98户,416人,包括杨家寨(汉、爱尼)、澜田(瑶)、丁家寨(瑶)(注9)、曼洒街(汉)和黄竹蓬(爱尼)五寨。其中,澜田、丁家寨不产茶,产茶最多的为杨家寨。其东南角过去还有白茶园、曼边新寨、湾弓大寨、丫口寨、水沟头、黄萝卜地和茶王树等寨子,但现在这些地方已无房屋人家,茶园荒芜四十多年。过去南起“茶王树”,西接曼洒,东到秤杆梁子都是茶山,产茶最多为湾弓大寨,一季可采茶400多担。湾弓大寨有大庙,庙里有看庙老人,有“石狮镇白虎岭”,全寨盛时有200户,为汉族寨,其周围是白族寨。在曼洒街过去有范家荣和张绣书两家茶号。根据杨家寨农民段国昌(54岁)谈:39年前(1918年)“茶王树”尚有8户人家(原有12户,后搬走4户),白茶园3户,曼新寨5户,三寨共16户,年采制茶叶320担。“茶王树”寨旁那棵茶王树,光一水可产茶一担零一只(一担为150老斤,一只为75老斤)。在40年前(1917年前)老株已枯死,长出三个新枝,新枝杆粗直径约在30公分左右。为了查看“茶王树”茶地实况,笔者于1975年11月28日和易武农技站干部张绍儒、曼洒乡的西双版纳州人民代表前乡农会主席张六四及杨家寨农民段国昌的儿子段小康四人,携带枪、弹、毯子和干粮,往访茶王树旧址,早晨九时半由杨家寨动身,过湾弓河,翻小山,进入大森林,到达白茶园,茶树生长在高大的杂木林下,为丛状灌木,属小叶种,叶背嫩芽茸毛极多,称为白茶,名副其实,惜不知引自何处,尚待另行考证。过大森林地,再翻山,到茶王树河(其下游直达曼腊以上)。在河边休息吃过干粮午餐,继续起程过河,横穿过荆棘刺丛大森林山地,在密林中遍地爬满漫长的绿色藤萝,有刚被狗熊撕下的大块新鲜树皮,有以树枝、长草堆成大坟堡状的野猪窝,还有孔雀刚啄过的林间隙地。到茶王树林天已将黑,整片林地都是高达二丈以上的粗细茶树,大的一抱以上,最小的叶有碗口粗,显然是由大茶树上落下的籽自然生长起来的,哪棵是茶王树,大家都不认识。当晚在茶林中烧火露宿,翌晨观察茶树,为栽培型大叶种乔木茶树,测量了两棵较大的茶树,其一树脚周围粗104公分,分枝四,围粗分别为24公分、33公分、31公分和54公分,在54公分的那个分枝上又分两枝,一为39公分,一为32公分。树高约8公尺。另一棵茶树,树脚周围120公分,从根部分枝四个,分别为43公分、43.5公分、26公分和32公分。这片茶林平均茎粗,不下于江外(澜沧江以西)勐海县南糯山半坡寨“茶王树”周围的茶树群,而树高则远远超过南糯山茶树。南糯山茶树栽于当地爱尼族五十五代以前,这里的茶林树龄当然也不会低于南糯山的茶树群。量毕树杆圆径,段小康同志在他爸爸于家中告诉他的那棵“多衣树”下顺便拣了一袋多衣果后,因计划往返只是两天日程,没有多带粮食,且顾虑家里记挂不便久留茶林。此次初探只是为了解去茶林的路线及其确实地址,供今后进一步深入调查打下基础。预计目的既达。于九时动身回家,由茶王树林地向上走,往东南横穿过去,到三家寨山顶,沿山脊直下,三家寨田坝。像马帮那样,砍竹筒当锅煮午饭吃后,再向北上山,到曼洒大路,下午六时返抵杨家寨,两日往返共约一百里。
曼黑乡在曼洒东南,与易武茶山相邻,现有190户,929人,159块茶园。茶叶由易武茶区的曼洛组收购。全乡有大漆树(汉)、刘家寨(汉)、松树林(汉)、大路边(汉)、小河边(瑶)、刮风寨(瑶)、大谷仓(瑶)和槠栗树等八个寨子。前四寨产茶,后四寨无茶,从前在大路边有胡发新、胡小川、胡金城、罗士元、段平生和大七树李开元、杨家名等茶号。
曼乃乡在曼腊北面,与江城县康平区相连,有岔河(傣)、旧庙(本人、汉)、新寨(本人)、老街(回)、勐罗(汉、本人)、大坝(傣)、曼乃大寨(本人、汉)、勐板田(香堂、汉)等八寨,全乡1957年10月底止产茶7097.2斤。曼乃紧接老挝,为解放前出口茶叶必经之路。从易武到倚邦间的磨者河大桥碑文记载,1919年间政府曾在曼乃设置“洋关”,征收厘金。过去在老街有何福宝、杨守顺、新寨有余国宝,旧庙有胡士等茶号。 (二) 易武茶山
易武茶山包括版纳易武的易田、易武和曼洛三个乡,易武为解放前的镇越县政府所在地,解放后西双版纳州在此设置版纳易武政府,管辖易武、易田、曼洛、曼洒、曼乃、曼黑、曼腊七个乡。州茶叶公司在版纳易武境内设有曼腊、曼洛和易武三个茶叶收购组(注10)。易田所产茶叶由曼洛、易武两收购组收购。据版纳易武工委会董书记介绍:整个版纳历史最高产量9000担,抗日战争后茶叶滞销,解放后逐渐恢复,52年产400担,53年700担,54年800担,55年900多担,56年1480担,57年1800担。产量逐年在增加,但从9000担看相差很远,潜力较大。
曼洛乡全乡134户,638人,包括陈家寨子(汉)、郑家寨子(汉)、郑家梁子(汉)、曼秀(汉)、落水洞(汉)、高山(香堂)六寨子。1957年11月30日止,曼洛收购组共收购茶叶87729.5斤(包括曼洒茶山曼黑乡的茶叶在内),曼洛茶园平均单产40斤左右,管理较好的也有达百斤以上的,如郑家梁子的郑荣方有二亩茶园,年总产干茶300斤,平均亩产达150斤。在过去落水洞有高志朋,曼秀有李炳友、黄文忠等茶号。
(三) 曼砖茶山
曼砖茶山包括倚邦区五乡(曼林)和六乡(曼砖),曼砖即曼专、曼庄,为倚邦六乡乡政府所在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注13),经曼林才到曼砖。曼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曼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一月,重修于乾隆40年(1775)。据曼砖本人族酆正福(解放前的伪保长、风水先生、塾师)谈:“酆家在乾隆八年(1743)由元江搬来。”而会馆建于酆家搬来曼砖前二年,因此,曼砖茶叶生产早于酆家本人族迁来以前。曼砖乡有曼砖(本人、汉)、磨练(本人)、新曼攻(汉、本人)、落水洞(香堂)、把总寨(本人、汉)、小曼弄(本人、汉)、康朗寨(本人、汉)、曼欠(香堂)、曼林河(傣)、蕨蕨岭(香堂)、南侬寨(本人、汉)、南侬坝(傣)登十二个寨子。据说过去革登、倚邦、曼砖、牛滚塘和易武茶山的茶叶产量,易武占一山半,革登半山,倚邦、曼砖和牛滚塘各占一山。因此,过去曼砖的茶叶产量至少在一千多担以上。曼砖茶园现只恢复十分之二,乡长酆敬文谈:“曼砖茶叶1957年已超过80担的计划收购任务,如能设置流动收购组并附售百货,全乡茶叶可增加到150担。另外,曼林的茶叶亦可集中到曼砖来。”倚邦五乡为:曼林乡有曼林(汉、本人)、高山(香堂)、瓦弄(本人、汉)、促定寨(本人)、曼喷弄(傣)登寨子,除曼喷弄无茶外,其它各寨均产茶,茶叶运往易武出售。据倚邦收购组统计,57年倚邦六个乡总产403担,其中五乡占18.97%。
(四) 倚邦茶山
倚邦茶山包括倚邦区(注14)的一、二个乡,一乡乡政府设在倚邦街,由曼砖到倚邦,须经嶍崆河和架布河,均属倚邦一乡,一乡包括习崆寨(本人)、架布寨(香堂)、背阴山(香堂)、曼松寨(香堂)、曼昆山(布朗)、大桥头(本人)、麻栗树(本人)、细腰子(汉、本人)、龙宫河(本人、汉)、孔心树(本人、汉)、三家村(汉)、龙家寨(本人)及倚邦街(本人、汉),全乡214户936人。倚邦一乡除上述各寨外,过去还有泡打树、南衣里、关家寨、三家村、密布等寨子,现已寨毁人亡,早成废墟,茶园荒芜无人管。倚邦汉族大部系由石屏迁来,据一位70岁的老人说:“由石屏来此已二代,倚邦的石屏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比曼砖早,石屏人未来前,早有楚雄和四川人在倚邦落户了,过去倚邦还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街人口多时曾达200多户,有土司衙门,土司的权利直到民国15年(1926)才消失,土司的儿子召宗宇(曹仲益)已迁居景洪。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本省及四川,后又转销越南、香港一带,年产千担左右。到民国24年(1935)因英、法帝国主义提高关税,茶商无利可图,茶叶卖不出去,茶园荒芜已达十多年。倚邦较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年间(1875-1908)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民国初年到民国十年(1911-1921)茶号停办,民国10年(1921)恢复制茶,直到1949年解放时尚未恢复。民国10年到24年(1921-1935)茶叶出曼乃运莱州。冬、腊月去,次年三、四月回,马驮一月,牛驮二月。倚邦茶每筒四斤四两,每担30筒,比易武少30斤。倚邦茶树比易武低矮、叶小、芽细、节短,持嫩性差。农民说:“比易武茶好,不浑,只要一小点就好,泡多有涩味在 ”。倚邦二乡看到的茶树就是这样, 属小叶种类型。从四川人 早已迁居倚邦,先期制茶专销川等情况看来,此地的小叶种茶叶可能是从四川引来。倚邦茶品质据倚邦鸿昌号及崔梅祥茶号老闾说:“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叶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易武茶商李渭川说:“曼松曾年解20担贡茶。”倚邦在民国24年(1935)曾制茶千担,其中三百担来自攸乐。过去在倚邦制茶的茶号有:
鸿昌号,年制80担,自民国15到24年(1926-1935)。
宋云号,光绪初年到民国初年(1875-1911)止,民国10年(1921)有恢复,年制茶200担,销四川。
李宝云,民国初年到民国十年(1911-1921),年制茶200担。
陈会民,民国10年到民国20年(1921-1931),年制80担,销莱州。
元昌号,光绪年间办,民国时已无。年制茶400-500担。销四川。
崔梅祥,民国10年(1921)开始。年制茶80担。
盛裕祥、杨平号 年各制茶80担。
杨斌铨、宋耀光 年各制茶60担。
施友清、宋贤生 年各制茶50担。
陈绍先 年制茶40担。
解放后,倚邦茶园从1952年开始恢复,1953年恢复制茶叶,据倚邦茶叶收购组统计,1957年到11月止在倚邦共收购茶叶6845斤。(注15)
(五) 革登茶山
革登茶山包括倚邦的三乡和四乡,三乡乡政府设在阿卡察,四乡乡政府设在大洼子。革登在倚邦三乡菜园河边,已无人家。三乡有阿卡察(即爱尼寨,但现无爱尼族,所住居民全系汉族)、直蓬、白花岭、大白树、勐通、石梁子、勐刹、熟地(石底)等寨子,除直蓬有察外,其它寨子均无察。据倚邦崔梅祥茶号老闾谈:“在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革登八角树有棵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现已枯死。”另据四乡文书周保有谈:“在三乡一个梁子上,过去有年产一担干茶的两棵大茶树,后被傣族农民放野火烧死了。”查《普洱府志稿》之十九阮福《普洱茶记》思茅志分稿云:“其治革登三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土人当采茶时,先献酒醴礼祭于此。”由此可知革登为古产茶较闻名的地方,过去革登茶叶产量曾达倚邦的二分之一,易武的三分之一,至少在五百担以上。笔者在四乡阿六寨一块西北向陡坡重复阴下的茶园里测量过一株乔木茶树,其树高500cm,离地40cm的干粗围55cm。在40cm处分三叉,其粗分别为36cm、23cm、28cm。这块茶园中的其它茶树大小与这株茶树大致相同,属本地大叶种类型。四乡在革登与攸乐之间,离革登15市里。全乡有大洼子、龙都、阿六寨、杨林、勐芝大寨(注16)、红土坡、勐野及董家寨,刚于1956年到1957年间芟复,1957年开始采制茶叶,到11月止,茶叶收购组在三乡收购5156斤,四乡原计划收购万斤,后因二、三、四水茶都未采,只收购1645斤。
(六) 攸乐茶山
从倚邦四乡的董家寨过大黑江,就到攸乐茶山石咀。攸乐山以聚居攸乐族(即基诺人)而得名,除攸乐族外还杂居着少数本人族、三达族和汉族。全山区东西长150市里,南北宽100市里,东北与倚邦区的革登茶山为界,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 为未经土改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区(注17),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在此曼雅寨设有基诺洛克文化站,是景洪县辖属的一个区级行政单位。生产文化站领导山区人民组织互助合作,发展生产和文教卫生事业,全区共5乡、36寨(注18),1018户,5538人。农作物除旱谷、陆谷、玉米、高粱和水稻等粮食作物外,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棉花和紫胶。栽茶历史与易武传说同。据攸乐人说:“我们是随孔明南征丢落下来的人,一天孔明突然不见,找了两天,才找到孔明,孔明拿一把茶籽叫我们定居下来生产,从此我们就有了茶叶”。茶叶在1956年占全区农副业总产值的17.8%,其余粮食占61.6%,棉花18.2%,紫梗8.7%,手工业和其它副业生产6.8%。有11寨产茶,为曼雅乡的曼漂、曼坡,石咀乡的石咀、帕连,曼海乡的龙帕、窝庄和曼海上、中、下寨,茨通乡的茨通、曼朵。其中以龙帕和曼海产茶最多,龙帕茶叶占该寨总产值的85.3%,曼海占该寨总产值的45.1%,另外曼雅乡的曼雅、扎攻、咱内,石咀乡的磨羊和曼卡乡的曼卡等寨亦产茶,但数量甚少只供自用,其面积产量及收入均未统计在内。全山区共有茶园1257块,每块茶园面积据抽样实测平均以2.54亩计,共有茶园3193亩。每亩茶树最多为429株,最少为16株。其中一类茶园2215亩,每亩230株,(亩产干茶24斤),占总茶园面积的69.36%,二类茶园774.7亩,每亩52株,(亩产干茶10.4斤),占总茶园面积的24.26%;三类茶园20块,54.8亩。占1.6%;四类茶园60块,152.4亩,占4.7%(三、四类茶园产量无统计数字)。攸乐茶山历史最高产量达1500担以上,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使茶叶生产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清朝时期曾在攸乐山设置过思茅厅属攸乐同知及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民国时国民党军队于民国31年(1942),对攸乐山人民进行镇压,茶园荒芜无人管,全山36寨,产茶寨由20多个减为11个,曾年产400多担茶叶的曼雅寨变成只产几十斤茶叶的少茶寨。全山在1937年尚产茶叶1201担,到1944年锐减到107.5担。攸乐茶山过去不仅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还曾被茶商誉为大茶山的中心地(注19)。其茶树品种龙帕为大叶种,曼海、曼漂为小叶种,茨通、曼坡大叶种、小叶种都有。攸乐山茶叶过去由普洱、倚邦、易武等地茶商来山采购。茶商以盐换茶,初以9斤盐巴换100斤茶,后减为7斤、5斤、3斤。解放前茶叶无人收购,攸乐族拿到橄榄坝换土锅、水缸,以锅、缸量茶,一锅茶叶换一个土锅,一缸茶叶换一个水缸。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拨粮救济扶持,茶叶生产,西双版纳茶叶公司在1954年先后在曼漂和龙帕设了两个茶叶收购组,56年又在茨通和曼雅设立一个收购组一个收购点(注20),帮组解决芟茶、炒茶用具,进行发展茶叶生产的前途教育,组织参观,发动群众安排劳力进行芟茶、铲草等茶园管理工作,使攸乐茶叶产量逐渐上升,54年收购152担,55年384担,56年544担,57年11月止已收购茶叶52763斤(注21)。
愿古“六大茶山”永放光芒
本篇摘录只是23年前(1957)向古“六大茶山”各族人民初步走访杂记,并无茶树品种资源、茶区土壤、气候、植被等数据及茶叶产销的统计资料,它只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的茶农、茶工、茶商和其他知情人亲闻目睹的茶叶盛衰情况中的一鳞半爪,抛砖引玉,供有志者作为深入调查古六大茶山的初步线索。从此次初访获得了一个梗概:古六大茶山最初的茶树生长远在三国以前,三国以后被当地人们作为商品之一。汉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六大茶山”被划为一个单独行政区划,清中叶大量发展茶树种植面积,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洋各处,六大茶山所产的普洱茶从此名闻中外。清末及民国时渐次衰退,解放后才逐渐恢复。初访说明古六大茶山的茶叶确是今曼腊县易武、象明和景洪县攸乐乡各族人民过去衣食住行的主要经济来源,不仅粮食、油盐、布匹靠茶款,连建盖祠、庙、会馆、修筑大路、石桥也靠茶。古六大茶山的茶叶曾吸引过内地数万、数十万人来开发祖国西南边疆,起到繁荣边疆巩固边防的作用(注22)。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还为加强国内各族人民及海外侨胞经济友好往来相互亲密关系作过重大贡献(注23)。另一方面古六大茶山的茶叶,也曾被历代统治阶级作为残酷剥削祖国西南边疆各族人民的经济手段(注24),被英、法帝国主义者作为分裂我国国土的政治资本(注25)。
关于六大茶山的茶树栽培、茶叶采制究始于何时尚待进一步查证。其被作为商品销售,与江外(澜沧江以西)勐海南糯茶传说相同,始自三国蜀、汉南征以后。从云南各地大树茶(大山茶)的分部及各主产茶区的历史了解,云南茶叶最初为濮人所栽制利用。据史书记载,远在商周时期,云南就有濮人向商周献方物(注26)。因此,澜沧江两岸的云南大叶种茶被人们所利用,可能远在三国以前。曼洒、革登两大茶山传说的茶王树是确有其树的,其生长历史之久当不亚于勐海南糯和巴达两株大茶树,为西双版纳澜沧江两岸是世界茶树原产地获得又一确实的证明。
古六大茶山在解放前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使茶叶生产几临灭绝的边缘。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茶叶生产逐渐好转,但后来受了极左路线的干扰,迄今仍未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在当前重新安排祖国山河,进行农业区划之际,笔者谨向正在进行祖国热区农业区划曼腊试点的工作队的同志们建议,根据同志们在勐腊山区所调查了解的生态环境、工农业生产、动力、燃料、交通运输及劳动力等目前及今后可能发展的各种条件,结合普洱茶古六大茶山历史产销及现在国际贸易对以云南大叶茶种所制红碎茶和普洱茶的迫切需求情况,把恢复和发展古六大茶山的茶叶生产作为勐腊热区农业区划中的主要农事来安排,使古六大茶山为实现社会主义祖国四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愿古“六大茶山”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