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茶文化:陈年“铁观音”欲与普洱试比高
发布时间 2011-09-29 浏览 50385 次
翻遍祖屋,在屋角找到色泽乌黑快要发霉的老茶,然后将其煮给林员外喝,结果,林员外肚子胀的毛病竟然好了。除了传说外,安溪民间的不少茶农每年都有存茶于陶罐的习俗,遇风寒冷热以陈茶当药。

  从稀缺性来说,春草年年绿,新茶年年有,而陈茶属于历史遗留之物,数量有限,而且是越来越少。从市场营销角度来讲,只要市场认可有需求,产品越稀缺就越珍贵,储存就有可能升值。十多年以前,空气更加洁净,土地很少受到农药化肥污染,那时产出的安溪铁观音比现在的有机生态茶更加符合自然原则。

  业界分析认为,从目前市场推广情况来看,陈年铁观音在功效品牌和稀缺性方面还缺少系统的包装与宣传。要让泉州的陈茶从“局部复活”到“遍地开花结果”,单靠企业的宣传或经营者的传播显然不够,必须有整体的文化包装与宣传,才能加快营销速度,提高营销效率。

  对于铁观音老茶的兴起,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不少喝了几十年铁观音茶的老茶民认为老茶铁观音并不具备很高的品茗价值。铁观音茶的保质期应在二年左右,过长时间保存是会变质的,容易出现酸馊味,必须要通过多次焙火来延长保质期。但是经过多次焙火后,铁观音的工艺特征会惭惭消失,也会丢失了香气(花香、果香)以及观音韵。如果过重焙火,铁观音茶容易碳化,碳化后即失去其品茗价值,要是出焦火味,更是对身体有害的。因为陈放和焙火的铁观音,应该说大多水质还是变厚变滑的,但这只是审评要求之一。大家对比一下应该也就知道,新茶铁观音一经冲泡,活、甘、清、香、韵,品种特征、工艺特征可以说都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认为老茶的价值是不应超过新茶的。

  笔者以为,老茶的兴起有其偶然性与必然性。偶然性在于其是追随普洱茶而兴起;必然性在于其经过多年存放,有其特殊品质,能迎合部分茶民的喜好。笔者始终认为新茶方是铁观音之主流、正道,但我们也该给予老茶发展的空间!笔者不提倡对铁观音老茶的过多炒作,这只能寒了更多老茶爱好者的心!普洱茶即乃前车之鉴,当为后事之师!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