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景德镇“空白点”瓷第一期
发布时间 2011-09-30 浏览 53261 次
tp://file.gucn.com/file/Infopic_uploadfile/2008510113836186.gif">

香草龙纹饰用于瓷碗外壁或盘心或口吐莲花。香草龙肢体劲健,花纹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二十年代。

花卉题材,完全图案化,如荷花:正面荷叶一片横陈,荷 叶后蓼兰一株,双穗高高下垂,又盛开莲花两机,左右并列,组成对称荷花图案。

此外有二方连续缠枝灵芝,用在盘碗里壁,不作主题。还有“如意轮方旋杵”图象,虽然盛行于第二期的佛教艺术图案,但在本期渐露头角。此图像仅用于碗心。另有一种飞龙出水图装饰盘心,象征当时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边饰:有蓆纹,常用在折沿盘的口沿正面;还有承袭宣德青花的綯纹;用在口沿外或环绕盘碗心,(见图十);还有连续人字纹环绕盘心(见图十一),为本期所独有,不见于明王朝其它时代。它和这期缠枝莲叶型一样,列为断代因素之一。卷草纹暨颠倒错列的品字心三角形饰纹带,也见于碗盏口外;梵字“真言”,也作为边饰,和重十字菱形纹带一样用在盘、碗口沿里壁。

莲瓣及其变体:瓷器的胫部多数使用莲瓣或其变体作装饰。本期莲瓣轮廓线里再加一瓣心,并微涂钴兰,每两片莲瓣之间吐露它内层花瓣的尖头,整体意味着一朵盛开的干叶莲花。单层莲瓣未见。

变体莲瓣“以钉螺形作内涵的最是普遍。从钉螺形内涵物演变的也有不少(见图十二、十三、十四)。其次还有桃形及其变体(见图十五、十六、十七、十八)。

有时代特征堪作断代因素用的呈“螺蛳靥“形的(见图十九),有繁简构图之分,常用在盖的顶面钮座部分和器胫位置。

少数盘件圈足外壁有莲花瓣小花朵朵(见附图二十)。

一期向后阶段(向二期)转化,装饰有所变化:松针球成椭圆状(见图七);梅枝小花朵间夹杂三两朵显然不相称的盛开大梅花(见图八、九);实线一笔画竹竿,自然生态竹叶;内壁多数无纹样,少数缠枝灵芝,或鸡爪状叶缠枝牡丹点出地皮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