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明清青花莲瓣纹(下)
下一主题:瓷器装饰纹饰之莲花纹
正统时期的青花瓷具有宣德遗风,莲瓣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为大莲瓣夹小莲瓣,不同于宣德外层莲瓣之间加绘一小花瓣尖,在两莲瓣之间加绘一瘦长的小莲瓣。大莲瓣画法与宣德相同,内绘云尖纹吊珠和花叶,小莲瓣则较为简单。第二种为白描莲瓣,多绘于器盖。第三种为写实性莲瓣,常绘于器物腹部下方,与宣德时期的写实莲瓣纹不完全相同,属写实性莲瓣的延续与发展。还有一种为变形莲瓣纹,似双层海螺纹。到景泰时期,辅助纹莲瓣纹与前期截然不同,开始呈写实性图案化方向发展。
成化四年,景德镇御窑恢复烧造,其风格淡雅温润、精巧细腻,与永乐宣德官窑青花雄浑豪放的风格大相径庭,装饰题材则以龙、凤、花、鸟为主。
弘治时期官窑青花瓷的烧制工艺、绘画风格基本延续成化时期。弘治时期青花瓷产量不多,因此传世品甚少。此时期变形莲瓣纹仍作为器物辅助纹饰,其主体风格在延续前期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莲瓣为一大一小组合,大小莲瓣画法均有细微改变。
正德时期,青花瓷常以表示吉祥语的阿拉伯文作为主纹,绘于器物的中心位置,成为当时青花瓷的一大特色,莲瓣纹饰在这一时期不再作为主要的辅助纹饰。此时期的莲瓣纹饰样式繁多,朝图案化程式化的几何形式发展。典型的一种莲瓣纹为纹尖下凹,双钩轮廓线内以青料涂满,内部为双钩“门”字形纹饰,各莲瓣大小相同,饰于器物胫部。另一种为变体莲瓣纹,圆弧形花瓣被几何式直线代替,呈长方形,内绘朵花和吊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