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茶青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制出不一样的茶,比如用同样的茶青,有人制作的干茶每公斤卖400元,有些人可以卖上千元,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制作工艺。提升茶农制作技艺,让茶叶卖出更高的价格,让茶农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提高茶农生活质量,是茶农的共同心愿。
宋丽珍很欣慰做一个这样的见证人:安溪广大的茶农通过比技术得到实惠,从而走上富裕之路,小家富裕了,大家也就更和谐了。
直指大赛核心 让铁观音走更远
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安溪铁观音初制工艺独一无二。采访过程中,宋丽珍多次用“独一无二”来强调铁观音的不同之处。
一壶神韵,香飘九州,铁观音凭借独特的乌龙茶初制技艺,征服了许多爱茶人士。制茶师大赛对铁观音茶文化不仅起到积淀、升华的作用,也是对传统铁观音初制技艺的巩固和传承。
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活动近年来不断在省外市场造势,让铁观音文化走得更为深远。同样,本次制茶师大赛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6年安溪开始进行铁观音种植、管理、制作、营销等牵涉茶产业链条的万人培训活动,让处于产业链各结点的人都受益匪浅。
宋丽珍认为,制茶师大赛的核心是提升铁观音制作技艺,弘扬安溪茶文化,从而提升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推进茶产业发展,这与安溪目前主抓的茶产业提升年活动的主旨要义不谋而合。
寻找突破之道 务实做茶做好茶
让宋丽珍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参加北京的一个茶事活动,活动上有人以“用心做茶,务实做茶”八个字阐述自己对茶制作技艺的认识,至今这八个字经常被她引用提及,念念不忘。
中国茶业博大精深,宋丽珍对安溪铁观音的热爱很是直接,本次制茶师大赛筹备过程让她印象深刻。她希望通过这次赛事让更多的茶农认识到提高铁观音制作技艺的重要性,更多的人参与到铁观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当中来。
安溪是铁观音发源地,百万安溪人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占好位固然重要,这次大赛如果能让茶农提高认识,这就是属于大赛之外茶农的无形的意外收获。
“安溪茶产业要永续健康发展,需要更多的茶人冷静分析市场,既要有人通过口传、心授传播营销秘籍,同时也要有人扎实练就铁观音制作技艺,让铁观音茶文化更加丰富、饱满。”宋丽珍处世冷静、淡定,一如茶文化高香雅韵。
时下,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背景下,很多人已经习惯从危中找机来寻求产业突破之道。宋丽珍说,安溪铁观音面对和谐健康新生活,面对各行各业多变的产业态势,要打好和谐这张牌,做好功课,处变不惊,首先从做好茶开始……
采访侧记
回归茗战
宋丽珍的思维既有跳跃的一面,也有紧扣主题一竿子把话给说圆了的一面。
她曾经是安溪文体局局长兼县文联主席,当过副县长。她亲历了安溪十几年来重大的茶文化活动,现“醉心”于铁观音文化传播的性情依然不改。
安溪茶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茶文化建设也是紧随发展。身为安溪茶文化耕耘者,宋丽珍自然知晓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实实在在传承茶文化,制茶师大赛无疑可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制茶师大赛果真能如宋丽珍所言,成为安溪茶文化建设新坐标,不仅是广大茶农的幸事,也是广大爱茶之人的幸事。
喝好茶是清福。好茶来自哪里?好茶是怎么做出来的?探寻安溪铁观音制茶技艺,回归传统茗战,让更多的人更深层次了解茶,则在享受清福的惬意之余,也让茶文化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