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塑料大棚覆盖
发布时间 2011-11-11 浏览 50120 次
长为40~60米,即一座大棚面积以0.5亩左右较为适宜。2.塑料大棚茶园管理

(1)大棚环境管理。棚内较适合茶叶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8℃。晴天中午前后棚内的温度有可能超过30℃,这时必须开门或打开通气口使它降温.当温度下降到20℃时应及时关闭通口。夜间温度迅速下降,所以太阳下山后要注意保温,尤其是天气特别寒冷的阴雨天或多风天气 ,更要注意。大棚内处于密封状态,因为茶树呼吸作用和土壤有机物分解等会使棚内气体成分发生很大变化,会影响茶树生长,所以每天都要进行适当的换气。一般在不使大棚温度下降到8℃以下的情况下,每天上午10时许打开通气道或门帘,下午3时许关闭。

(2)大棚保养和维修。大棚搭建后,如遇大雨、刮风、下雪等天气,要及时检查,如有歪斜、破损、漏风、漏雨等,要及时进行加固、补漏,如棚顶上有积雪,必须及时清除,防止压破薄膜或压塌棚架。3.大棚茶树栽培管理

(1)施足基肥。大棚内因气温高,改变了茶树原有的休眠习性,使茶树地上部在秋冬和早春处于一定的活动状况,消耗大,吸收能力强,所以在大棚搭建前必须施足基肥。肥料种类要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并掺合一定数量的无机肥,如中茶1号茶树专用肥等。

(2)早施催芽肥。大棚中茶树春天发芽早,又没有晚霜的威胁,因此,早春要及早追肥,催促越冬芽的萌发。催芽肥在2月上中旬就要施好。

(3)勤施根外肥。为防止大棚中茶树缺素症的发生,要全面营养茶树,促进茶树健康生长和及早发芽,从盖膜后至揭膜前须经常喷施既含有多种营养元素,又能促进生长的多功能叶面营养液,如“爱农”、“高美施”、“叶面宝”及“天源”等。

(4)及时灌水。大棚内的土壤接纳大气降水大大减少,大棚内茶树根系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比露天茶园要低得多。每座大棚在覆盖期间可根据当地水源和地形条件,一般隔5~8天要采用喷雾器进行人工喷雾灌溉,或者采用提水浇灌或引水沟灌等方法进行灌水,保证茶树正常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5)增施C02气肥。晴天塑料大棚中,从上午9时至下午3时光合作用最强,C02浓度最低,这时常常因缺少C02而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因此,这时大棚茶园要施用C02气肥。大棚茶园施用C02气肥的方法简单易行,可用钢瓶中高压液态C02,从气阀缓缓灌入塑料袋中(塑料密封,留一进气口,容积约0.5立方米),待塑料袋膨大灌满C02气肥后,扎紧袋口,按每亩大棚茶园放入2袋C02气肥,每天上午9时左右等距离摆在茶园行间,敞开塑袋封口,下午4时收回,按原方法重新充灌C02,连续施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大棚茶园C02浓度增加2倍以上。也可施专用C02粒肥。

(6)耕锄结合铺草。大棚内气温高,杂草容易生长繁殖,应在秋茶采后结合施基肥进行一次耕锄,并在茶行间铺草,以各种山地杂草、作物秸秆等为草源,每亩500~600千克,铺厚10~15厘米,草上适当压土,第2年秋季深翻埋入土中既可起到保湿、增温作用,又可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7)合理修剪与采摘。塑料大棚茶园,宜将常规的春茶前修剪(如轻修剪、深修剪等)推迟到春茶结束后或夏茶后进行,控制树高80厘米左右,秋茶后结合早封园进行一次轻剪与边缘修剪,整理树冠蓬面,以利通风透光和茶树养分积累,以提高春茶生产效益。每隔2~3年进行一次深修剪,5~8年进行一次重修剪,复壮树势。每年切忌在秋冬进行茶园深修剪,以免影响翌年春茶芽叶早发多发。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