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有补气养胃、化湿利水、祛风解烦等功效,可治疗气虚乏力、胃寒冷痛、脚气、湿痹、疟疾、头痛等症。青鱼所含锌、硒、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黑鱼:有祛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脾利水之功效,能补肝肾、治浮肿、脚气、疥癣等症,对妇女血虚体弱、月经不调以及病人术后恢复尤有益。
鲤鱼:味甘性温,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草鱼:味甘性温,有平肝、祛风、活痹、截疟之功效。古人认为,草鱼肉厚而松,治虚劳及风虚头痛。
鳅鱼:又名泥鳅,味甘性平,有暖中益气、清利小便、解毒收痔之功效。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其滑涎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鳅鱼可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病后盗汗等症。
甲鱼:又称鳖、元鱼,味甘性平,全身均可入药。除甲鱼肉外,鳖甲可滋阴潜阳、散结消症;甲胶还有补血、退热、消瘀的作用;鳖血能滋阴退热,适用于肺结核病人;鳖头烧灰可治疗小儿诸疾及阴脱、肛脱。
不同身体状态要吃不同的鱼
体形富态的人吃鱼最好煎着吃。在吃之前先走走,动动脚丫,喝少量啤酒,将横隔膜的气赶出体外,再坐下来享用。
神经敏感的人适宜吃蒸鱼。吃的时候要加点绿叶蔬菜,因为蔬菜有安定神经的作用。吃前可以先躺下休息,松弛紧张的情绪,也可以喝少许葡萄酒,帮助肠胃蠕动。
体瘦虚弱的人适宜吃炖的鱼。在吃前最好小睡会儿。人们都习惯饭后睡觉,这是不正确的习惯,应改为饭前睡一会儿,因为吃了饭再睡,人会越来越觉得不舒服。
刚刚开刀动手术多吃黑鱼。黑鱼长伤口,其实鲈鱼最适合于开刀的人。如贫血或糖尿病患者,如果受伤要动手术,在开刀前就应开始吃鲈鱼,开刀后还要吃,对伤口的愈合非常有帮助。做法是:黑麻油热了以后加少许不去皮的姜丝,锅热了以后,将鱼下锅煎,鱼煎好以后再淋上少许酒即可。
月经不调的妇女吃乌鱼。常伴有头疼或流鼻血,吃药打针都无效,但是吃乌鱼炖南红花,效果立竿见影。因为乌鱼和南红花都有破血作用。做法是:乌鱼一条配南红花的比例是100:6。先将鱼炸好,把南红花放在炖罐的底部,炸好的鱼放在上面,淋上米酒,将鱼盖满,密封炖两小时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