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历代书画鉴定常识(二
下一主题:明代陶瓷鉴赏点滴
(一)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
以书法为例:不仅书法本身关系重要,即从文学方面来看,不论是诗是文,词汇的运用,事迹的叙述,思想感情的表这,也都能看出它的时代风格。就书札行款格式来说,自晋唐至明清也有很大的变化,连称呼都不相同。会天我们用“千古”作为对死替的哀悼,明代却用来对生人表示尊敬。清人书画题款惯用的“某某仁兄雅属”,明人是不会这样写的。不同时代的字,笔划也不同。武则天时新创的字,不可能在南北朝时出现。不同时代的绘画也有不同风格。绘画自古以来就注重“成教化,助人伦”,“指鉴贤愚,发明治乱,”所以首先促进了人物画的发展。早期人物的描法,如“春蚕吐丝,始终如一”,继之而起的有轻重提按近似兰叶的衣纵,标志着用笔的进一步发展。转折快利、顺挫分明的描法要到南宋才开始流行。山水画初起时不讲究比例,“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是它的时代风格。等到画家知道只要按照比例就可以将大自然缩写到画幅之中,所谓“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累数尺,体百里之中”。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早期山水多摄取全形,到南宋李唐、马远、夏圭诸家截取山腰、山脚,取景才向另一种局势发展。北宋大家如李成、郭熙,所画树石是中原景色,南宋才出现水天空蒙的一角“剩水残山”,这和宋室偏安,政治中心南移是分不开的。元代文人画讲求笔情墨韵,不以形似为工,使山水面目又为之一变。以上只是简略地提一提时代不同,画家的思想、生活、工具、方法,都会有所改变以致影响绘画的风格,而使人看出它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