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画鉴定常识(二)
发布时间 2013-02-06 浏览 49597 次

具体到绘画中的服饰器用,往往有关历代制度,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更为鲜明。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衣冠异制》专论这方面的问题。画中事物是否与历史相符,被郭氏用作评论的标准之一,可见自古以来鉴赏家对这方面就十分注意。熟悉各个时代的服饰情况对鉴定是有帮助的。古代画家也有画错前代衣冠制度的。但只有画错或混淆了前代已有的,而不会画出当时尚未有的。有些画上题有唐代画家的名款,但画中有用藤竹缠扎的高形圆几和带束腰的长方高桌,从器物上来看,便知这画是宋非唐。再譬如有古纸古绢的风俗画,而画中有戴红顶花翎的人物,无论纸绢如何古老,它也绝对不会是清以前的作品。

书画条幅的形式也有它的时代风格。如北宋人常画高头大卷,团扇宋元都有,明代就少了,一直要到清代道光时又时兴起来。折扇明初更多地流行起来,起初用它来写字,后来才作画。对联产生于明代晚期,乾隆以后始流行,如有宋元人款的对联,可以肯定是假的。

从事鉴画的人不妨将书画的时代分一段落。如唐以前、北宋、南宋、元、明早期、明中期、明晚期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