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家,比中国的人均寿命长10岁,已经达到82岁。虽然,日本人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他们的饮食量较小有很大关系。去过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普遍饭量很小、日本餐馆每份菜肴的分量都不多。在日本,除了相扑运动员有着过于夸张的肥胖形体,一般人普遍比较苗条。
日本研究人员认为,男性经常吃得过饱,会使人体对癌化细胞的抑制活力下降,从而会提高癌症的患病率。日本的另外一项研究认为,人体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量与饮食量成正比。长期饮食量过多,会使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容易导致骨骼过量脱钙,出现骨质疏松。特别是年轻时经常饭量很大,到了老年以后,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很高,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使其沉着于骨骼之中,从而加大患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减少食物摄取、限制热量摄入能够延长包括细菌、酵母、果蝇、小鼠和人类在内的多种不同生物的寿命。通过对摄入的饮食量进行控制,最多可将昆虫和老鼠的寿命延长50%,相当于将人类的寿命延长到160岁。
在2007年度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上,盐湖城犹他州大学的心血管和遗传流行病学主任,Horne教授发表的研究报告称:适当禁食能有效降低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性,同时提出,禁食也可能有助于提高体内胰岛素生成能力。但是并不建议糖尿病患者盲目禁食。
另外还有一些报道表明,饥饿疗法在抑制肿瘤生长、预防中暑以及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方面,如降低扑热息痛导致的肝组织损伤作用,均有一定的效果。
食物中不可避免会或多或少含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很多营养成分,也会因摄入过多而成为危害生命的慢性毒药。为了避免有害物质在体内累积过多,人们必须做到饮食有度。在营养摄入量基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只要控制食物摄人总量,就能减少有害成分摄入量,降低饮食带来的健康危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