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乾隆时期瓷器的鉴定
下一主题:热释光测量让古瓷赝品
再者,《祝允明赤壁赋卷》为狂草,而黑龙江省博物馆藏《祝允明草书赤壁赋卷》(作于64岁;以下称“《赤壁赋卷一》”)则为一般的草书。具有很高书法天赋的祝允明,同时可以写出多种不同的书体,这在书法史上是罕见的。所以,将其两种不同类的草书作品相比较,试图分出其高下或真伪,也是不适宜的。
三
前文曾以均作于64岁的《草书自诗卷》(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藏)、《草书柳宗元梓人传轴》(北京市文物商店藏)为例,指出《赤壁赋卷一》(图5-1)为真迹。本文再提出两例,所书内容均为“赤壁赋”,又书于1254年(65岁)中秋日的同一晚上,姑且以《赤壁赋卷二》(图5-2;个人收藏)、《赤壁赋卷三》(图6;见于《支那墨迹大成》)称之。
将这三件《赤壁赋》加以比照,除了在行气上,《赤壁赋卷一》稍显紧凑、《赤壁赋卷三》有些疏朗之外,在通篇布局、章法结构、运笔使转乃至众多重叠字上,都具有相同的渊源,尤其是署款中的两个“枝山”,如前述,风格十分鲜明,而三个“允明”,更显出个性的一致(图7-1、2、3)。此三件《赤壁赋卷》同出于一人之手,是不容置疑的。
总体来看,祝允明草书大致可分为三类:前述上海博物馆所藏《赤壁赋卷》属于第一类,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千字文卷》属于第二类,此二类传世作品较少。第三类即前述三件《赤壁赋卷》等,此类传世作品较多,亦易于比对和辨认,作为祝氏草书作品的主流,更显其书风本色。因篇幅所限,难于一一列举,识者当知之。
至于这三类之外的“祝允明”草书作品,为数不少,需要仔细研究、慎重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