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悬息,即屏气,是指吸进气息和呼出气息中间产生的停顿,使氧气在体内充分的循环和吸收,呼吸系统处在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它分为内悬息和外悬息。内悬息是指吸气后蓄气不呼,外悬息是指呼气后闭气不吸。
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接近我们日常用的呼吸方法,程度比日常呼吸更深长和专注。以肺部的中上部参加呼吸,感觉胸部、肋骨在起伏,腹部相对不动。胸式呼吸可以稳定情绪,平衡心态,帮助因为呼吸短促而积压下来的废气排出体外。
做法:选择舒适的瑜伽坐姿,注意腰背挺直,头顶的百会穴引领脊柱向上延伸,身体屹立不动,将双手轻轻搭放到胸部下侧的肋骨上,帮助体会肋骨起伏和气流涌动的感觉。用鼻子呼吸,吸气时胸部隆起,肋骨向上向外扩张,腹部不动并保持平坦,然后不要悬息,继续呼气,胸部放松,肋骨向内向下收缩。反复几次这样的练习
注意事项:这种练习非常简单,适合随时练习。如果觉得鼻腔吸入气体不顺,可以张开嘴巴帮助呼吸。
完全式呼吸
完全式呼吸可以说是瑜伽调息和相对应收束法的砥柱,它教授练习者一种自然流畅的呼吸方法,整个肺部参加呼吸运动,腹部、胸部乃至全身都能够感受到起伏。完整的完全式呼吸可以将呼吸空气的量扩大3倍,让新鲜的氧气供应血液,让心脏更强劲,缓解内脏压力,调整内分泌失调。一定要把完全式呼吸变成日常的习惯呼吸,你会发现它可以让你的身体收放自如,有奇妙变化。
做法:它是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的完美结合,首先选择姿势,坐姿、仰卧、站立都可以,我们来以盘坐姿势说明。采用正确的瑜伽坐姿,头、颈、脊柱成一条直线垂直地面,放松神经及身体。用鼻子呼吸,缓慢吸气,用腹式呼吸的方法将气体吸到腹腔区域,感受腹部隆起,再用胸式呼吸的方法,将吸气延续继续向上,将胸部吸满空气并扩大到最大程度。此时腹部向内收紧,双肩可以略微升起,吸气已经到达双肺的最大容量。呼气阶段,按相反的顺序呼气,首先放松胸部,肋骨向内向下,排出空气,然后收缩腹部肌肉呼尽所有气体,结束一个呼吸周期。如此循环下去,反复练习。
注意事项:在熟练了腹式呼吸和胸式呼吸后才可以练习完全式呼吸,否则容易出现呼吸不顺和胸闷的现象。整个呼吸要保证顺畅、轻柔,每个阶段都不能间断,必须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