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文化铸造陶都城市品牌
发布时间 2014-02-18 浏览 47183 次
遍烧制。到了宋代,日用陶兴起,出现了早期紫砂壶。到明清时期,丁蜀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陶瓷产地。时至今日,丁蜀承载和累积了丰富独特的文化习俗、制陶技艺和历史人文底蕴,紫砂壶、均陶、青瓷,更是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的奇葩。丁蜀镇文物古迹众多,有历史文化遗存30 多座,其中前墅古龙窑创烧于明代, 延烧至今, 是国内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造陶瓷的惟一一座古龙窑,被称为最后的活龙窑。有明清古南街、葛鲍聚居地等两大历史文化街区。丁蜀的陶瓷是传统的、特色的、文化的,既有赏用兼优的茶、餐、酒具,又有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陶瓷; 既有传统的缸、坛、盆、罐,又有鲜艳夺目的艺术陈设陶瓷。典雅古朴、工艺精湛的紫砂壶,苍翠欲滴、如冰似玉的青瓷,绚丽多彩、端庄凝重的均陶,胎质坚致、美观耐用的精陶, 釉色斑斓、丰姿绰约的美彩陶,被誉为丁蜀陶瓷艺术的“五朵金花”。近年来,工业陶瓷和陶瓷非金属材料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陶都”有一张亮丽的名片,续写着“中国陶都”的辉煌。二、陶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打造陶都城市新品牌的关键举措512. 坚持挖掘、保护和利用好陶文化资源作为发展陶文化产业的根本前提。规划编制五年、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古南街保护详细规划》、《葛鲍集聚地保护详细规划》等控制性详细规划,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加强高端设计策划,把陶瓷历史文化的保护发展与新城区的建设、老城区的改造结合起来,把陶文化的元素全面融入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方面, 真正使陶文化的保护发展过程成为提升丁蜀城市品位、彰显陶都个性的过程。同时,对陶文化重点资源进行全方位发掘、整理、研究,加强人力、财力投入,对古街、古矿、古窑、古码头等实行保护性开发,改造提升中国陶瓷博物馆,通过有机整合、串联,形成既有鲜明陶都文化特色,又有现代气息的陶文化景观廊道, 生动显现出丁蜀镇作为“中国陶都” 的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城市风韵。2. 坚持把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业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重要战略。整合丁蜀东部太湖湿地观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中部陶文化集聚区,西部江南丘陵综合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和周边竹海、溶洞、茶叶等资源,按照产业、城市、生态、文化“四位一体”建设的要求,努力建设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鲜明的文化个性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融会贯通的历史文化特色名镇。加强旅游景点的建设,推出陶瓷游精品线路,推广“陶家乐”旅游模式, 形成以陶瓷博物馆和各个民间陶瓷艺术馆为龙头、各陶瓷文化园为基础、陶瓷工业游为配套的陶瓷文化游体系。加强营销宣传,整合资源,内外联动,实行联票制,实现整体推出、市场共享,真正把陶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推动陶都转型发展的新引擎。提升金融理念,创新运作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发展壮大陶瓷文化产业, 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3. 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推进中国陶都陶瓷城创新发展,规划建设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重点做好陶瓷艺术名家名人园、中国茶城、中国陶瓷产业特色风情街、博览展览平台等项目建设,发展陶瓷商贸、陶文化旅游、陶文化创意产业,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集商务、物流、信息、展览于一体的陶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中国艺术家村建设进程,完善创作交流、拍卖交易、创意展览等功能,推动陶艺、书画等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艺术品拍卖交易中心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通蜀路大师一条街、各类民间收藏馆等建设,筹建均陶博物馆。推进实施蜀山风景区项目建设, 保护和修复蜀山明清古南街、蠡河古水系、东坡书院、紫砂壶一厂二厂风貌,建设蜀山文化公园,整合娘娘庙、前墅古龙窑、陶批站码头、前进古龙窑、黄龙山紫砂壶矿遗址、青龙山公园、葛鲍聚居地、中国陶瓷博物馆等重要节点, 适量配套文化旅游设施,形成相对完整的历史文化产业链条。宜兴市丁蜀镇陶瓷产业是国内门类最多、特色明显、集聚度较高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共有陶瓷生产企业近300 家。产业集群发展明显。陶瓷产业是宜兴市的传统特色产业, 陶瓷出口基地从科技创新入手,重视培育特色,形成了国内品种最全、科技最先进的产业群体。丁蜀镇陶瓷生产企业产值已占全市陶瓷行业总量的9 成以上, 有5128 家产值超亿元陶瓷企业, 其中超20 亿企业512 家(新威集团),超2 亿元企业7 家(南方耐材、金帆、振球炉料、正达炉料、金鱼陶瓷、诺明高温、钢神冶金)。辐射引领作用强劲。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功能陶瓷材料、稀土材料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近年来对陶瓷产业重投入、调结构、促转型,产业和市场不断成熟,陶瓷产业基地内逐渐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产业集群,对其他领域和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正在显现。社会贡献日益突出。陶瓷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业,在安排就业、富民惠民、促进地方稳定等方面发挥了较大作用, 为推动企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强化节能减排,全市已关停倒焰窑企业,拆除燃煤型窑体, 全部使用了天然气这一绿色能源。4. 坚持把营造浓郁的陶文化氛围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持久动力。要让外地客人步入丁蜀城市边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陶瓷,第一句话听到的也是陶瓷有关的话题。要以传统的陶瓷制品进行市容建设,如道路、临街建筑等,要用陶瓷材料做观瞻装饰,形成城市的统一识别系统。要让陶都街头、道路桥梁、花园、景观建设、广场, 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处处都体现陶都的个性, 使人们在每个角落都能领略到陶都的历史和文化记忆,感悟到千年陶都的神韵和风采。要透过大型标志性雕塑体现城市文化品位。在丁蜀城区的适当位置, 设置各种陶瓷雕塑小品, 建设一批历史陶艺名人雕塑、咏陶诗词碑刻,让后人永志纪念,使城市固有的文化含量不足得到有益的补偿,让陶都人、丁蜀籍乡亲产生对这座城市、对家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让外业游客切实感受到丁蜀陶瓷的文化底蕴。要利用广告媒体营造氛围,在高铁新城周边、高速公路沿途两侧、进城大道两侧设置陶瓷文化巨型公益广告牌,让游客一走进陶都, 就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冲击力, 置身于陶瓷文化的世界。要活跃陶瓷文化交流。积极承办全国性陶艺展览、评比、学术交流;举办全国性、世界性陶艺节和国际研讨会;定期举办陶瓷产品设计大赛, 创造培育和熏陶陶艺人才的文化氛围。5. 坚持把人才与传承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强大推力。加大各类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切实加强对青年文化人才的培养, 放手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担当重任, 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规模宏大、充满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从镇级层面加强紫砂壶人才管理和文化、技艺传承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与专业协会、社会组织互动,与高等艺术院校联合办班等形式, 致力培养一大批具有中高级水准的陶瓷文化研究、设计、制作、管理、营销、宣传人才和陶瓷艺术领军人才,影响表面的质感的原因靠人才出精品、靠人才出研究成果,靠人才发展陶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使古老的陶瓷艺术不断传承创新,长盛不衰。坚持加大陶文化传播力度。充分发挥本地媒体的作用,经常性、全方位宣传传播陶瓷文化,投入财力与人力加强对外宣传综合网站建设,建立网上陶瓷博物馆、网上陶瓷一条街、网上陶瓷信息交流与学术交流中心等, “ 让世界了解陶都,让陶都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外地媒体传播丁蜀鉴别料优劣的方法陶瓷文化, 尤其要瞄准中央级强势媒体, 迅速提升城市品牌。同时,加强文艺作品创作,出版陶瓷文化书籍,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专家学者、陶瓷文化研究者出版专著。重视市民陶瓷文化普及教育。^***、教师都要对丁蜀陶瓷艺术史耳熟能详,大多数市民都要了解丁蜀陶瓷历史与陶瓷生产过程。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