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水彩画常见弊病与纠正
下一主题:玉石类烟壶的市场价位
秦汉以后的玉器艺术,现实主义成分有所增加,但也不乏浪漫主义的风采。如出土的汉代玉辟邪,竟是兼取狮虎特征的一只奇兽。而唐氏的玉器,则显得雍容华贵、丰腴饱满,有的器型竟有波斯异趣。宋代由于手工业相当发达,加之绘画艺术达到高度水平,使玉器艺术向着立体的全景式玉雕发展。明清人往往推崇偏爱宋玉,晚明收藏家高濂便云:“宋人制玉,发古之巧,形后之拙,无奈宋人焉。”清代乾隆皇帝更是将宋人所作的立体全景式玉雕称为“玉图画”。
至明清时期,玉器艺术倾向于仿古和工艺化;至清代乾隆后期,则达到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的成就最高峰。玉器的仿古,其实也与当时书画等各艺术门类的流行风气有关。清官旧藏有只青玉斗杯,上面琢刻了一幅文人山水,阳刻的名款竟署“梅道人戏作”。工艺化的追求,使雕刻工艺竞相以奇诡的造型、异常的装饰来吸收藏家,以至出现了玉石与金子相嵌的复合饰物。由于古玉长期埋在地下,经受水土侵饰和化学使用,会生成二次色,这被称为沁色。它能使玉石产生妙不可言的斑纹,作为一种特异而莹泽的色彩美,历来为藏家所看重,于是又出现了以劣质玉烧古染色以致人工沁的现象。此道也不乏高手,如由名工姚氏烧古做成的青玉双婴耳杯,竟受到乾隆皇帝的称道。由于乾隆对于玉器特别爱好,那时宫廷制作的仿古彝玉器上,皆题着“大清乾隆仿古”的隶书泥金款。其形制别致,图案生动、抛光润洁,作工严谨,再现了青铜彝器朴茂古雅的艺术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