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顿可以上商超,安溪茶企当然也可以尝试快消品销售。”业界人士说。据中国唯一的茶院士陈宗懋预测,如果现有茶园正常投产,到2015年,全国将有20万—30万吨的茶叶过剩。茶产能的过剩是全球性的,中国茶产业联盟首席品牌顾问兰晓华也提及,全球每年茶叶的总需求量约为300万吨,而目前每年的供给量已达350万吨左右,过剩局面显而易见。如何打破过剩的局面?唯有培养更多的茶饮品消费者,让原本不爱喝茶的消费者爱上茶饮。谁是原先不喜欢喝茶的人群呢?毋庸置疑,当然是年轻人,年轻人的生活节奏快,还不习惯于坐下来静静慢泡的他们更容易接受袋泡概念,这也是为了培育新茶客的前瞻性推广。与此同时,这类消费者也是电商消费的主力,因此无论从目标受众者还是销售方式而言,用袋泡茶形式尝试快消品市场的目的性都十分明确。
“今年我们也将尝试更加便利的袋泡方式。”赖翠霞说,此前他们的陈茶蜂蜜还有花草茶的冲泡方式还是比较传统的,主要依托线下的500多家专卖店铺进行销售。今年他们也将会开拓快速消费品市场。
声音
创新也要坚持定位
“茶叶市场竞争从未像今天这样激烈过。”业内人士说,虽然去年面对国内六大茶种的竞争,泉州铁观音还是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的榜首,但是如果一味地躺在第一的荣誉中,被超越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大。市场的变化倒逼企业为了寻找消费者的“百花齐放”。
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之内,泉州茶企不但在单品上进行创新突破,在营销手段上也是创新不断。比如,八马,与安踏、九牧王等著名企业开展专属定制业务,强强联合、跨界营销;打造八马观光茶庄园、现代化工业旅游参观线和赛珍珠体验馆,举办赛珍珠全球巡回品鉴会,以体验方式打造全新营销模式等等。
“百花齐放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初衷,不能摇摆定位。”安溪茶叶同业公会会长王文礼认为,要赢得市场的认可必须要有茶文化品牌的坚持,创新的方向要与原本的定位相符,唯有这样才有自己的品牌主张,换句话说,创新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业界营销专家钟明朗也认为,像法国葡萄酒一样,百年传承下来的酒文化日久弥香,而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更是长达千年,早在唐代时期便有饮茶的诗句问世,饮茶已经几乎等同于中国人的象征之一。万变不离其宗,百花齐放的创新前提是不能动摇对茶文化,对铁观音文化的传承与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