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沉香与皇室贵族的故事
下一主题:沉香文化的复兴与保护
海南古时被称为香洲。南朝《述异记》曰:「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往往不知其名」。宋《香谱.香事三》曰:「香洲在朱崖郡,洲中出诸异香。」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后,发现海南香多,而且不少人以香为业。因此,他在《和劝农》诗序中曰:「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尽管当时沉香生产繁荣昌盛,「环岛皆有之」。但是,沉香生产周期长,苏东坡以敏锐的目光,洞察到「贪人无饥饱」,狂砍沉香取利,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
苏东坡尽管是被贬的流放之人,但他对海南是很钟情的。余秋雨在《山居笔记》的《天涯故事》中写道:「苏东坡在海南岛居留三年后遇赦北归,归途中所吟的两句诗可作为这次经历的总结。『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么说来,海南之行竟是他一生中最奇特,也最有意思的一段遭遇了。文化大师如此说,海南岛也对得起中国文化史了。」一个文化大师,在他被贬后,然然关心着珍贵物种的生存,怎不令人感动。
历史回答了苏东坡的担心。明清时期,海南沉香采砍更为严重,清康熙时期,崖洲知州张耀士看到沉香被砍严重,冒着被罢官的危险,大胆上书朝廷,请朝廷免去沉香贡品。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陈铭枢在《海南岛志》中写道:「沉香中的上品,香味极佳的伽楠香(又称奇楠香),此物现出产已较稀。」如今,海南沉香更是稀上加稀,成为名副其实的有价无货的宝贝。
在海南沉香稀缺的今天,重读苏东坡的「沉香诗」,更显得此诗的重大意义。我们的许多行业,都应从中得到启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竭泽而渔。
邱浚在《南溟奇甸赋》中,大力称赞家乡海南的物产:「而物之生也多奇相,草经冬而不零,花非春而亦放……物产有瑰奇之状:其植物则郁乎其文采,馥乎其芬馨」,他所说的植物芬芳,指的是沉香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