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奇石财富
发布时间 2014-09-21 浏览 49726 次
好。其中企业界的参与为这片沃土注入了大量资金,观赏石的类艺术性则是导致其价值不断飙升的根本原因。

早期在艺术品市场最引人注目的奇石交易要首推1997年6月8日由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拍出的《回归》石,这是观赏石在国内一级艺术品市场的首次拍卖,并以42.9万元的高价成交,所以备受国内外收藏界瞩目。这一时期在艺术市场被广为传颂的还有:1995年3月郑州藏石大家李广岭的一件小品黄河石《彩云归》在深圳“中华奇石珍品拍卖会”上以7.8万元成交;1999年在柳州首届国际奇石节拍卖会上,一块形同“茅舍”的观赏石以12万元成交。

如果说上世纪末观赏石还以5位、6位数价格扮演着收藏新宠的话,那么本世纪初它以7位数频频亮相,则已在艺术品市场上成长为一匹剽悍的“黑马”了。

2001年元月在首届中国华安玉奇石节上,一方形同昆仑山的华安玉(九龙壁石)被江苏一家电脑公司的老总以168万元的天价购得。

去年“非典”期间,柳州一位姓高的企业家斥资228万元从石农手中购走一件形同恐龙的《盘古》大化石。这匹“黑马”一石击起千层浪,迅速在全国赏石界引起轩然大波。其实要读懂观赏石价值的奥秘也不难,开启它的钥匙就在石头蕴藏的艺术性之中。以广西大化石为例,它最珍贵的亮点就是象钧瓷般华丽的皮色,尽管它在形、质、色、纹中只居其一,但却因物以稀为贵而攀上了至高无上的艺术宝座。以天文数字成交的“盘古”石不仅皮色金黄,而且形体诡谲,腹壁豁然洞开,恍若身临太古,看混沌初华,娇羞半放,如闻鱼化龙的漫漫长吟,得心灵美之陶醉。

现在不少人认为:“天然艺术品比人工艺术珍贵难得,而目前天然艺术品的价格却远远低于人工艺术品。”张大千先生一幅《泼彩朱荷屏》图曾在2002年香港苏富比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以2022万港元成交。而今年卖到228万元的大化石《盘石》仅为前者的十分之一。所谓“黄金有价石无价”只是一个定性的描述,究竟什么叫无价?今天我们才从艺术品市场上找到了一点感觉。所谓无价就是艺术品的价位有多高,观赏石的价位就有多高。

而且,观赏石的主题及样式越是接近艺术品便越具有升值的空间潜力。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