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按颜色还可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
羊脂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故名。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子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以此种为佳,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青白玉:青白玉以白色为其基调,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于白玉与青玉的过度品种,在和阗玉中较为常见。
2、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十分罕见。在几千年采玉史上,仅偶尔见到,质优者不次于羊脂玉。
3、青玉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和阗玉中青玉很多,常见大块者。近年,见有一种翠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是较好的品种。
4、墨玉
墨玉由墨色到淡黑色,其墨色多为云雾状、条带状等。在整块料中,墨的程度强弱不同,深浅分布不均,多见于与青玉、白玉过渡。一般有全墨、聚墨、点墨之分。全墨:即黑如纯漆者,乃是上品,十分少见。聚墨指青玉或白玉中墨较聚集,可用作俏色。点墨则分散成点,墨玉大都是小块的,其黑色皆固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
三、璞
璞,古人指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璞玉的外皮,按其成分和产状等特征,可分为色皮、糖皮、石皮三类。和阗玉璞玉贵重,一是因为色皮可以利用作俏色玉器;二是因为玉的质量很好。
色皮:指和阗子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或褐黄色玉皮。玉皮的厚度很薄,一般小于1毫米。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雾状,有的为脉状 ,有的为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由于和阗玉中的氧化亚铁(二价铁)在氧化条件下转变成三氧化二铁所致,所以它是次生的。此外在原生玉矿体的裂隙附近也能偶尔发现带皮的山料,这也是由于次生氧化形成的。
糖皮:指和阗玉山料外表分布的一层黄褐色玉皮,因颜色似红糖色,故把有糖此玉石称为糖玉。糖玉的内部为白玉或青玉。糖玉的糖皮厚度较大,从几厘米到20~30厘米,常将白玉或青玉包围起来,呈过渡关系,糖玉产于矿体裂隙附近。经科学检测糖玉是氧化环境的产物,系和阗玉形成后,由残馀岩浆水沿和阗玉矿体裂隙渗透,使氧化亚铁转化三氧化二铁的结果糖皮即为氧化铁染的结果。
石皮:指和阗玉山料外表包围的围岩。围岩一种是透闪石化白云石大理岩,在开采时同玉一起开采出来,附于玉的表面,这种石包玉的石与玉界线清楚,可以分离。围岩另一种是透闪石岩。如和阗玉在形成过程中交代了粗晶状的透闪石,由于交代不彻底,在玉的表面常附有粗晶状的透闪石,这种石皮与玉只是线过度。工艺界称玉的阴阳面,阴面是指玉外表的这种石质。
四、工艺分类
和阗玉的工艺分类是指玉石工艺等级标准。首先按和阗玉的产状和颜色分出品种,如白玉子、白玉山料、青玉子等,再按玉的色泽、质地、绺、杂质、重量等划分等级。等级标准对于玉石贸易是十分重要的。下表为新疆工艺美术工业公司所提出的和阗玉玉石工艺等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