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器概述
下一主题:新玉市场的“陷阱”
随着大众媒体的变化,玉器作伪者也把眼光投向了网络这道免费的午餐,在各种论坛宣传自家的产品,既快捷又省却了传统媒体因审稿带来的种种“不便”,网上的“包装”常常显得剑拔弩张。有的贩子是自己赤膊上阵,有的是雇佣枪手,有的则是勾帮结派垄断论坛的“话语权”,以所谓“研究”为名,行诈骗之实。笔者很少上网,有次经朋友介绍上一个很著名的收藏论坛,刚对几件劣质的粗仿品说了几句表示怀疑的话,马上接二连三地收到威胁性的恐吓短信,其下流与无耻的程度令人吃惊。笔者只好噤口不言,仔细看了一下论坛上的帖子,就发现这个论坛其实已经被几个人把持住了,他们只是用不同的网名在上面折腾罢了。而且,这几个贩子不仅占据一个“山头”,他们也经常去其他论坛捣捣乱,发些假冒伪劣产品,说些东拼西凑来的“真知灼见”。由于翻来覆去就是那一个模子里出来的几十样东西,并且所说的也永远是那抄袭来的几句似通非通的“高见”,只要仔细看,是不难发现他们的行踪的。可笑的是,竟然还有人把此类“玉器”贴到《天涯论坛》去,说是家传古玉,寻求知音。《天涯论坛》是讲论书籍和出版的论坛,骗子的手段一致于斯,真可谓挖空心思,创新型思维了!
市场中只要有真伪之辨,只要有差价,作伪的手法和行骗的伎俩将还会存在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