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湖南常宁打造“中国油
下一主题:云南南涧县茶叶产业迈
陈廷明说,核桃坝村的茶产业经历了扩大面积、产业分工和拓展市场3个发展阶段。为了破除传统农业思维,村里“支部带干部、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发展茶产业。随着土地承包、流转等方式出现,茶园面积逐步扩大到目前的10640亩,全村适宜土地上几乎都种上了茶树。
明确的产业分工是核桃坝村“因茶而富”的一大利器。几年前村民陈永将家里的8亩茶园承包出去,专职做茶叶加工。仅2014年,她家的茶叶作坊就生产了6万斤茶叶,远销四川、广西和江苏,目前,村里的茶叶作坊多达58家。
产业细分更是催生了村里一批拓展市场的能手。为了从出售茶青、茶叶初加工的初级市场摆脱出来,一些村民走出深山寻找市场。年收入50多万元的村民景林波告诉记者,自己在外跑了多年,有了稳定的客源,下一步要打造自己的茶叶品牌,扩大市场。
在核桃坝村,越来越多的茶农像陈永、景林波一样,在茶产业链条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产茶、做茶、卖茶,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村副支书何绍周说。
尽管核桃坝村的土地生财之道让外人羡慕不已,但陈廷明认为,村民破解了土地的“密码”,但是还没有完全破解市场的“密码”。从茶园到茶杯,茶产业体系存在不稳定性并且在加剧,核桃坝村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期。
记者采访了解到,以前核桃坝村只采春茶做绿茶,夏、秋茶闲置。现在村里已经有企业收购夏、秋茶生产红茶。同时,还有企业生产茶籽油、茶树菇和茶多酚,将修剪掉的茶枝等原料“变废为宝”。陈廷明给记者算了一个账:如果把夏、秋茶的资源用起来,市场打得开,每亩茶还可以增加收入2000元。
此外,利用茶园发展的旅游业已成为村里经济的新增长点,集茶文化体验、特色餐饮和观光旅游一体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茶海生态园”正吸引游客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