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上茶行业代表们的声音
发布时间 2015-03-13 浏览 49591 次
,连续扶持,茶产业龙头企业一旦真正实现健康发展,就会拥有强大的“造血”盈利功能,从而反哺产业、反哺社会稳定快速发展。

  刘文新提出的第二个建议是加大茶农种茶补贴。他表示,由于国内茶叶消费市场趋于理性、茶农种茶、采茶成本投入急剧增加、转变生产方式困难重重等多种原因的共同影响,茶农的种茶成本大大增加,但茶叶价格不涨,茶农没有利润,给茶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茶农种茶的积极性,茶园荒废、茶农弃园的现象不断加重,阻碍我国茶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他建议国家加大对全国茶农的种茶补贴。一方面可增加茶农的直接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另一方面可加快茶产业转型步伐,促进我国茶产业快速向现农业现代化迈进。同时,发展壮大我国茶产业,充分运用文化的力量,加大中国茶文化在国际的影响力,实现茶农富裕,社会稳定,国家文明富强。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

  确立“茶为国饮” 推动产业弘扬文化

  □ 本报记者 赵光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这次提出了确立“茶为国饮”的建议。茶产业是中国特色产业与生计产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有世界上最完整的茶叶产业体系。然而,我国茶产业结构性失衡的风险不断累积,倡导茶为国饮对扩大消费,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在国内有坚实的消费基础,并且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茶文化底蕴厚重,包容并蓄,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优秀文化精髓,寄托了“廉美和敬”的民族品德。确立“茶为国饮”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俞学文认为,茶是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茶和酒喻义东西文明的兼容共荣。茶是传统“一带一路”上最重要的商品,到19世纪中国茶已遍及世界各地并风靡全球,对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倡导茶为国饮,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输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需求。

  此外,茶还是举世公认的健康饮料,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辐射等方面作用显著。

  由此,俞学文将建议具体列为四点:

  一是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确立“茶为国饮”的法律地位。将谷雨日定为“全民饮茶日”。鼓励社会各界涉茶机构积极参与,在饮茶日集中开展多元饮茶与茶事活动。

  二是大力开展茶文化与茶知识普及教育。让茶文化与茶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建议教育部将茶叶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针对学生设立毕业茶礼、成人茶礼,开展敬茶礼仪教育。

  三是培育国民科学健康的饮茶方式。从宣传茶对人体健康的功效着手,创造多元化的茶叶消费方式,提倡全民饮茶,引导国民养成多喝茶的习惯,促进茶叶消费。定期发布《全民健康饮茶指南》。

  四是营造全民饮茶氛围。把茶宴、茶会列入机关、事业和企业迎宾待客的最高礼遇。让茶真正融人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鼓励茶叶企业在社区、广场等公众场合设立公益茶亭。

12345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