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玉石与养生
下一主题:确认书画好坏的标准
3.因材施艺--琢碾与上光
设计完的玉坯交往玉匠(古称「玉人」),经琢碾、拋光等工序,便制作成玉器。
琢玉的工具,主要依靠砣机。砣机发明于史前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部落,推动琢玉工艺成为独立的手工艺。完善的铊机叫做「高凳」或「水凳」,以木结构、铁铊子组成。玉工用双足踏蹬板使铊子旋转,带动蘸水金刚沙磨磋玉料而成型。所以说玉器不是用刀刻的,也不是用凿子錾成的。由于治玉工艺是由玉匠用铊机碾磨而成,这大大地影响到玉器艺术的审美价值,故此切不可用雕刻艺术的观点来评价玉器艺术。
现代铊机已改为电动铁铊黏上金刚沙胶,旋转速度极快,不仅解放了玉工的双脚,也省去了抹蘸水沙的功夫,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并创造出崭新的艺术韵味。
碾玉工序大体上可分为12道:1.捣沙、2.研浆、3.开玉、4.扎铊、5.冲铊、6.磨铊、7.掏膛、8.上花、9.打钻、10.透花、11.打眼、12.上光。一般来说,第1-3道是学徒工做的;第4-11道才是玉匠的本分;第12道则另由专业工人去做。当然,造型简易的玉器,则毋须经历上述全部工序。
4.技术的演进
治玉技术的进步取决于工具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工匠掌握和操作工具的熟练程度,当然,社会条件也很重要。
五代铊机治玉工具的演进是:
(1)第一代半地下式木横轴旋转石砣机;
(2)第二代跽坐几式多人操作木构横轴旋转青铜铊机;
(3)第三代跽坐几式多人操作木构横轴旋转铁铊机;
(4)第四代倚坐高桌式一人操作木构横轴旋转铁铊机(高凳);
(5)现代铊机是电动铁架桌式一人操作横轴旋转沙铊机,还有蛇皮钻。
这五代碾玉机所碾琢的玉器,在器型、纹饰及韵味方面各有不同。
现代铊机铊子类型多样,坚韧锋利而经久耐用,旋转速度极快,每分钟可达10-500转。再加上玉工的技术观和艺术观也不同于过去,所碾玉器更为细致、更为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