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铜墨盒的真伪辨别
下一主题:古家具的材质分类
慧眼巧识带钩真伪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上开始出现带钩伪品,一般素面铜带钩市场价位不高,所以作伪者粗制滥造,稍有收藏经验的人就能识别真假。
一般来说,铜带钩作伪最多的是老体新工,如在老体上错金错银。作伪者首先在老素面带钩上划线、设计图案。按照图案线条刻画沟槽。为了不破坏老体外面皮壳,一般沟槽加工就十分粗糙,线条不直,圆弧过渡不大自然,沟槽宽窄不一,所以错金错银线条不够流畅自然。另外,古代错金错银用料都是金叶银叶,而作伪者为了降低成本,用金粉、银粉加强酸浇铸而成,因而线条宽窄不一,图案不甚规整。用金叶、银叶制成的圆形或宽带图案,用放大镜可以看到错金错银图案断面如同一卷纸的断面一样,有一圈一圈的条纹,而用金粉浇铸则没有这些。有些作伪者用铜叶、铝叶代替,因而错出的图案死板,没有光泽,灰暗,更没有皮壳,真假自可一目了然。
收藏带钩除向书本学习外,更要多看实物,勤实践,还要多观察赝品。因为现在作伪的人都是“高手”,他们完全按照真品,采用高科技手段仿造,不仅外观尺寸与真品一模一样,就连化学成分、材料工艺都是一致的,一般人很难识破他们的作伪伎俩。如果在市场见到几件完全一样的东西,就要特别小心,这有可能就是仿品。“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对真品、假货有了深入了解,才能准确辨别真伪,买到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