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带钩知识介绍
发布时间 2010-04-07 浏览 50932 次

 

    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材料制成。带钩起源于西周,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带钩的造型多样生动,多被赋予美好的寓意。

    带钩造型精美独特
    良渚文化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玉制带钩,从西周到明清,玉制带钩几乎与中国玉器是同步发展的。在带钩这个群体中,玉带钩数量最大,品种最多,流传时间也最长。
    1979年,河南固始县侯古堆一号墓出土了一枚玉带钩,长仅2.1厘米,钩首如鸭头状,钩身遍琢蟠虺纹、涡纹和S型纹。类似的带钩在陕西省凤翔县高庄春秋晚期秦公一号大墓殉葬坑中,以及山东临淄故城春秋晚期大墓的殉葬坑中均有发现。
    明清时期的玉带钩,大都是琵琶形、如意形,钩首有龙有凤,有鸟有兽,钩身上常常以圆雕镂空着各种奇异的怪兽,或镶嵌各种宝石,主要以把玩观赏为主,所以选料考究,体型厚重,钩头精雕细刻。钩身上常常镂雕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