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良渚文化中玉器的特点
下一主题:玉文化发展史简述
三曰“虚无化”。玉文化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有着与中华民族文明共起始的优良传统,在世界文化宝库中载有重要的篇章。在中国工艺美术发展史的玉文化研究中,有人贬低她的价值,以至全盘否认“石器时代”的存在。事实上,关注玉文化,决不应仅仅从经济价值出发,而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地去研究探讨。
四曰“追潮化”。在玉文化研究中,有附庸风雅者,有追随大流者,更有钻营图利者。在玉器市场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假”东西,这种假,不是以次充好、以今充古,而是用树脂混合粉调颜色模压出翡翠样的玉坠、手镯,用料石充玉戒面,把玛瑙打眼掏膛后注进水当水胆等。在玉器火燥的当今,不出现假冒伪劣品是不可能的,但假没什么可怕,从来是真金不怕火炼,市场上假货越多,就越能衬托出真物的珍贵,更何况人们可以在辨别真假中增长知识,学会去伪存真。
“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十年期”。值得注意的往往是一些腰中别块假翡翠、假充玉专家的所谓“宝玉石鉴定大师”,利用某些特殊的条件,到处为人盖章收费,其意欲何?我们还是小心慎重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