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古代青铜镜
下一主题:何谓青铜文化
属于随葬品的青铜器,按用途分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武器、乐器四大类。生产工具有斧、锄等。云南铜斧,斧刃部稍宽,略呈半月形,或是方刃,外形与有肩石斧相似。即是生产工具又可作武器;生活用具具有釜、勺、匕、樽等。
祥云大波那出土了圆柱形铜条三根,长约二十余厘米,有学者认为是箸(即筷子),这可能是我国较早的铜箸之一。属于武器的有剑、戈、矛、钺、镞、啄等,矛有细长和短阔两种,钺有半月形刃及圆形刃两种。啄仅出土于祥云大波那,啄上有鹦鹉形附饰,颇具艺术风格。属于乐器的有铜鼓、葫芦笙和编钟。葫芦笙完全仿葫芦的样子。铜鼓上有简单纹饰。楚雄万家坝发现的钟是圆筒状,上有羊角状纽纹,共六件,形成一编。
铜鼓是云南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云南青铜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不少优美的器物,但都已消失浩翰的历史长河中,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唯有铜鼓至今仍“活”在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中,云南的佤族、苗族、瑶族在当今现实生活在仍然使用铜鼓,把铜鼓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云南的铜鼓分为传世铜鼓和出土铜鼓两大类。传世铜鼓流传于民间,来源年代都不十分清楚,多属青铜文化晚期铜鼓。出土铜鼓共有31具。根据专家签定楚雄鼓与祥云鼓为一个类型,它们应是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之物,江川鼓和晋宁鼓是由楚雄鼓、祥云鼓发展而来,它们大部份属西汉时期,早者可至战国时期。有专家认为如无更新的发现,楚雄鼓和祥云鼓就是世界上最原始的铜鼓。
铜鼓向来被人们视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其社会意义远远超过实用意义。古人用铜鼓作为贮贝器,用铜鼓作为随葬品,或就用铜鼓作为葬具(广西西林),这些考古发现,向当今的人们展示了一部辉煌的铜鼓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