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二
下一主题:儒家“三礼玉论”(四
关于琮的形制,古来说法颇多,然大同小异。“白虎通义”称之为:“圆中、牙身、方外。”这一说准确一些。《尔雅》对璧的形制比例作过说明,但对球就没有比例规定的说法。《周礼》对璧、琮尺寸的规定是专指围绕上帝和天子在重大活动中所使用的礼、瑞玉器,对其他礼仪场所使用的璧琮并无严格的尺寸规定。古来所见之琮,数量不能算少,有大有小、有胖有瘦,高者一尺多,径三、四寸;小者二、三寸,径数分。大小悬殊,规格随意。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解释说:“琮,瑞玉,大八寸,其状外八角而中圆也。地分八方,始于易八卦方位,琮有角取渚此……其实八角也好,八卦也罢,包括扉牙在内,这些都是凉的装饰手法。自古以来见过琮的纹饰多种多样,有乳丁、兽面、回纹,亦有镌刻古文字者等等,这些都不能作为琮的形制规定,真正作为玉琮形制的说法只有“圆中”和“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