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节是掌管各种符节的官员,隶属于地官司徒。他的职能是负责掌管各种符节的形制和用途,即以辅行天子的命令。周制规定掌节的最高官员为上土,总编制为34人。其中“上土二人、中土四人、府二人、史四人、青二人、徒二十人”。节的使用是统治集团之间的凭信和信息传递,是一种涉及范围较广的经常性行为,所以规定这样一种机构是不足为怪的。
天子的玉节主要是指珍圭、谷圭、碗圭、琐圭、牙湾五种瑞信玉器。牙湾是专用于调兵遣将。其余四种圭形玉器多为天子对诸侯及臣下处理国事时使用。这些内容在前文已做了介绍,不再赘言。碗。谈二圭的作用较为突出。惋圭的造型没有棱角,呈浑圆状,用以治理德行、亲善和好,是表示和平的象征,常用此表达化干戈为玉帛的愿望。琐圭的形制却正与魏圭相反,其左右两角棱有锋,锐利逼人,用以向犯上的臣下做兴师问罪之举,是诛讨、凶杀的象征。当国事需要时,天子将谈圭授予使者,命其代表国命,对乱臣行使警告、责罚、宣战以至发兵檄讨之事。古时讲普天之下莫非玉土,在玉土的范围内,若要通行,必须持节。
但有节还不行,还要和“传”共同使用,作为证明。“传”也是一种信符和凭证,相当于文字形式的东西,如竹书之类。有节无传不准通行,无节有传也不准通行。玉节的使用往往有一定的期限,用毕要按时将玉节上缴。如果行动者没有节,一旦捕获即投入狱中。
节的使用在周代名目繁多。就制节的材料而言,除上述五节和角节而外,尚有金属制节。就节的形制而言,各邦国均各有自己的特点。譬如镇守邦国的诸侯就以各自不同的特征制节。山地之国多猛兽,便以虎威为标志,制为虎节;水族之国多鳞族,便以龙神为标志,制为龙节;平原之国是人口密集之地,故取人形为节。这些节都是五金制造。就节的使用方式而言,有出入关隘使用的符节;有货物通行使用的变节;也有道路通行使用的彼节,但大多不是玉制。
总之,节的使用,是原始图腾文化遗留的痕迹之一。夏商周三代时期的玉节,更是我国玉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运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