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爱美,相信美,崇拜美而厌恶丑,这种心理是人类天生的,只是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级代表人物对这一特定的美会赋予不同的内容,给予不同的解释而已。“三礼玉论”的提出者、总结者、记录者们充分利用了千万人对玉石的景仰和崇拜心理,用美的玉石代表神灵,用美的玉石自我标榜,用美的玉石显示等级,把玉石之美整个引入到礼教观念中去。
三礼玉论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玉器在国家政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均是从玉石美的属性开始,人为地把这种属性和典章制度联系起来,掺和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古代玉器在国家政治和人们心目中所特有的神圣地位。
我们可用‘三礼’中之玉佩为例说明材料美工作用。玉佩者,用今曰的观点来看,仅是一件首饰今曰之世界,谁不愿意用首饰来装扮自己。玉首饰的美首先是通过玉材料来表现的,其次才是制作美,是通过设计制作造型手段把玉石材料美的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没有材料美,构思制作再精也形不成玉佩所有的工艺美感,这是工艺美术的重要法则之一,们要特别提及的是,三礼中关于玉佩“左徽角右宫羽”之音的描述,也是属于一种材料美的范畴。玉石之美,除了色彩、光泽、纹路、硬度、比重、缔质等内容而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即其碰撞时发出的音响。古人以玉为筹,是较早的乐器之一,就是因为其音色之美。按照我国现在的玉业产品分类的实际情况,乐器仍属于轻玉业大类。的工艺美术品类。音色是玉的优美品质之一,古人将玉佩挂在身上,通过行走碰撞,把这一美质体现出来,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绝妙的运用形式没有玉石之材料美就不会有“三礼”中之玉论这在当时是其他任何东西所不能替代的。即倒今曰,其天然的美质仍然为人们所推崇和欣赏。
所谓“力”,是指人们对于自然的探索力和对世界的创造力。笼统地讲古人重玉之原因,在于玉本身具有美质。若细究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而重视玉的原因,便会发现,问题决非如此简单。关于玉有许多玄妙的观念:玉能通神灵、近地、延寿考、驱鬼祟。”三礼玉论”之所以成立,个重要的依据就在于,玉被认为具有这一大堆功能。但是,玉为什么能具备这些功能呢?它为什么能廾人们的心理普遍起着强烈的震撼作用呢?这作用在历史上延续了那么漫长的年代如果玉没有内在的力量,这是不可能的。古人类正是在创造工具的过程中创造了最早的原始玉国,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文明的世界。玉石工具在原始木石工具当中属伎使者,它所包含的“美”与“力”的底蕴是当时任何事物都难以企及的。我们可以想象,在世世代代的劳动创造之中,古人和玉石频繁接触,创造的玉石器具无可计数,对玉石自然而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决不会仅仅停留在初级的制造和使用上,它必然要在人的大脑中升华为希望、理想和追求,从而再不断地演变为新的创造,并最终走向了人类运用的高级形式——国家礼制的殿堂。原始玉石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创造、希望、再创造的力量。人类最初的手玉劳动是创造世界的开端,一是创造物质,二是创造精神。我们不妨这样认为:制造石工具是创造物质文明的开始,而琢磨玉器的产生,则意味着精神财富的创造。
大千世界是从手玉创造起步的,玉石器的创造就全凭人通过手玉一点一滴地敲打和磨制,并终于造就了辉煌的玉文化奇观。此时的玉器再也不是单纯的工具,而已是一种力量的体现,世间的邪祟都要拜倒在玉的脚下。玉器毕竟是人创造的,它蕴含着人的创造精神,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力量。玉所能显示的内在力量,在于人们创造世界过程中的创造实践和表现出的开拓精神。如果玉石不能显示这样一种力量,单靠离奇的胡编乱造,不可能在玉文化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席位。当玉石材料的天然美质经过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形成一个艺术物产——玉器的时候,它是蕴含有相当的威力的。这样一种威力推不企图去占有呢?‘三礼玉论”所表现的统治术从根本上来说是对这种力量的占有和借用。
经过对‘三礼玉论’的归纳和抒讨,我们相信,至少有下列一些观点是成立的:第一、从石器到玉器的制作过程,应是我们的祖先从创造物质文明走向创造精神文明的过程。第二、根据有关典籍对玉石的论述、两周玉器的运用已达到手玉工艺品运用的最高形式。归根结底,这仍然是信服并推崇人的创造实践和创造精神的表现。玉器,它是直接依赖于在哲学,属于第一性的物质材料而产生的。玉料本身在用于雕琢以前,无需经过其他的再创造,凭其美质即具有观赏价值。因此就决定了工作为艺术品被人利用,一般要早于我国古代其他艺术种类的出现。更由于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能发挥重大的作用,所以,玉器艺术的发展速度,必然要比其他手工艺品快得多。
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因为玉器曾经为历代统治者服务过就失去它的光华,相反,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生命却是指向未来的。民族文化有它的继承性和统一性,中华民族的好古心理和她优秀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古玉的艺术风格正寓于民族文化的内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