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从成语看玉文化蕴涵(
下一主题:玉文化—虔诚的玉崇拜
那么,为什么要用“击石拊石”来指挥“百兽率舞”呢?我们可以推想,当原始的人们在一定的目的驱使之下狂歌醉舞之时,就其手中所能触及之物,在青铜器问世之前,无非有石器、陶器、蚌器或坚硬的树木等类。在各种材料撞击的音响当中,音色最好、音量最大、振动最久、传音最远的,当然首推玉石。玉石的硬度大、结构紧,质地一般都比较均匀,敲击效果无疑会优于其他渚物。至于彼时所谓玉乐器的制作工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如将一块玉石磨平钻孔,吊挂悬空,进行有规则的敲击,如人劳动时的喘息节奏,是完全能够做得到的。这样发出的音响是悠扬悦耳的,我们相信原始人类的听觉感官完全有能力识别和发现当时的这一尖端“乐器”,这识别和发现对后世音乐器材的发展起了启蒙和先导的作用。
比如,磐就是在石犁片挂起来敲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开始是单一的特磐,仅做为号令鸣器之用,后来逐步发展了编磐。中国古代有著名的华原磐和泅滨磐的记载,琢制华原磐的磐玉就取材于古华原城东磐玉山(今陕西耀县东山)。泅滨磐即《尚书?禹贡》所说的“泅滨浮磐”,产玉泅水之劳,即今安徽灵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