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中国的古玉文化
下一主题:“美玉不琢”:一个玉
不过,世事的为变化是很难理解的。灿烂一时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以及齐家文化中的玉雕传统,似乎都没有在它们的“本土”上延续。而其而其消逝的原因,目前尚无法解释。但与之不同时的大溪、仰韶和大汶口三系文化,各别在其“本土”上,有了玉雕艺术的“衣钵传人”,且更发扬光大。
乐天藏品
乐天藏品
在距今约四千多年前,即西元前二千多年,湖北的石家河文化玉器,陕西的石峁玉器、山西的襄汾玉器(二者均属中原龙山文化)、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玉器,都各有其特色。晚近发现安徽含山文化的玉人、玉龟、玉版等,更说明了当时的宗教人物--巫。可以用玉制的道具占卜问神。这些发展了玉雕工艺的区域性文化,相互交流,都是下一个阶段---三代(夏、商、周),玉雕艺术的源头。
乐天藏品
其中,石峁玉器特有的造型,如“牙璋”、刀、戈、圭、素琮、扇形璜等,更是在夏(二里头文化)、商、周时,继续制作。而石峁玉器中的主要玉料,是一种不透明的灰绿至墨绿色的闪玉(Nephrite),这种玉料,至今尚未找到它的矿源所在。但由于考古遗物可知,商、周时虽已多采用质美色润,透明度较高的昆仑山产闪玉,但也有少数玉器,其质地为前述石峁系的玉料。东周以降,昆山美玉成为中国主要的玉料来源,因为以和田为采玉料的主要地区,所以大家习称昆仑山玉为“和田玉”。或因清末以来,石峁玉器的陆续出土,并常被改刀制作其它玉器,所以市面上也有不少本世纪的仿古玉,其质地与石峁玉器颇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