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刻角雕由冷转热 成为艺术品市场主角
发布时间 2022-10-22 浏览 44088 次
件。明代中期起,当时盛产竹子的江南嘉定和金陵,成为竹刻艺术的两大中心。在清代又出现了翻簧和留青两种技法,使竹刻艺术更趋于完善。

  虽然竹刻属杂项里的一个小类,但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光传统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圆雕等。主要派系有以吴之潘为代表的簿地阳文浅浮雕派,以周颢为代表的陷地深刻派,以封锡禄、封锡璋兄弟为代表的立体圆雕派。明清两代著名的竹刻家,如朱三松、张希黄、方治庵、濮仲谦等人的作品,在目前的收藏市场上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角雕:材质珍贵价格攀升

  与竹刻相比,由于犀角制品是采用比象牙还要珍贵的犀牛角作为材质,因此历来是达官贵人所享用的“奢侈品”,早在清末就已经被欧美艺术爱好者大量购买,并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经常露面。

  随着瓷器价格在2005年大幅上扬,许多收藏者已经开始将眼光放到犀角雕制品上,拍卖价格节节攀升。如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玛丽及庄智博夫妇文房瑰宝珍藏”专场拍卖上,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五件犀牛角拍品,成为目前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角雕拍品,这在以往的拍卖会上是非常少见的,其中明十六世纪末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起拍价只有百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1140.56万元,这也是犀牛角制品目前唯一一件成交价超千万元的拍品,其余两件犀角雕布袋和尚坐像,成交价则分别达到了309.52万元和285.77万元,这显示出犀牛角制品除了传统犀角杯和犀角碗等实用型物品之外,也可以在摆件上有所表现。

  趋势:关注现代避免赝品

  竹刻角雕工艺品之所以能在2005年从冷门到火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竹刻角雕历来就是工艺精品,也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老话。同时,以瓷器为代表的工艺品市场的崛起,也使投资者认识到竹刻角雕工艺品的价值。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除了关注明清时期的名家,也可以留意近现代名家。如被推为“海内留青第一家”的徐秉方。同时,被称为“竹刻之乡”的嘉定也正在启动“保护工程”,并将于今年建成6个竹刻工作室,同时建立当代竹刻陈列展销馆,将竹刻的展与销全面推开,这无疑使广大收藏爱好者收藏有门。

  由于犀牛角雕制品非常珍稀,因此市场上的赝品也屡有出现。在上海的一些古玩市场,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摊位在出售“犀角杯”,价格在750元至1500元不等。其实这些“犀牛”角雕制品都是用水牛角或树脂仿制而成,因此收藏者在购藏时需谨慎入手。

  与竹刻相比,由于犀角制品是采用比象牙还要珍贵的犀牛角作为材质,因此历来是达官贵人所享用的“奢侈品”,早在清末就已经被欧美艺术爱好者大量购买,并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经常露面。

  随着瓷器价格在2005年大幅上扬,许多收藏者已经开始将眼光放到犀角雕制品上,拍卖价格节节攀升。如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推出的“玛丽及庄智博夫妇文房瑰宝珍藏”专场拍卖上,香港苏富比推出的五件犀牛角拍品,成为目前拍卖市场上成交价最高的角雕拍品,这在以往的拍卖会上是非常少见的,其中明十六世纪末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起拍价只有百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1140.56万元,这也是犀牛角制品目前唯一一件成交价超千万元的拍品,其余两件犀角雕布袋和尚坐像,成交价则分别达到了309.52万元和285.77万元,这显示出犀牛角制品除了传统犀角杯和犀角碗等实用型物品之外,也可以在摆件上有所表现。

  趋势:关注现代避免赝品

  竹刻角雕工艺品之所以能在2005年从冷门到火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竹刻角雕历来就是工艺精品,也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老话。同时,以瓷器为代表的工艺品市场的崛起,也使投资者认识到竹刻角雕工艺品的价值。

  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除了关注明清时期的名家,也可以留意近现代名家。如被推为“海内留青第一家”的徐秉方。同时,被称为“竹刻之乡”的嘉定也正在启动“保护工程”,并将于今年建成6个竹刻工作室,同时建立当代竹刻陈列展销馆,将竹刻的展与销全面推开,这无疑使广大收藏爱好者收藏有门。

  由于犀牛角雕制品非常珍稀,因此市场上的赝品也屡有出现。在上海的一些古玩市场,常常可以看到有些摊位在出售“犀角杯”,价格在750元至1500元不等。其实这些“犀牛”角雕制品都是用水牛角或树脂仿制而成,因此收藏者在购藏时需谨慎入手。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