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铸造:清代江西方锭
发布时间 2010-12-16 浏览 51627 次

中国用银作货币的历史由来已久,清代是中国银锭铸造和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地域不同,铸造工艺流程不同,各地银锭的器型各异、形式多样、名称繁多,现介绍一枚江西五十两方形银锭,与同好共赏。

  清代江西全省通用的银锭形制有方锭、镜面锭、圆碗锭等多种,这枚江西方锭(见图),锭长8.92厘米,宽7.25厘米,高5.86厘米,重1889克。器型呈正方形,四周边叠起,面大底小。锭面铭文“万载县光绪二十四年腊月伍十两匠刘春”,铭文戳记清晰,排列很有规律,上横列地名,右为纪年,左为匠名和纪重。

此种大方锭是清代自道光以来江西一些府、县的税课银锭,每锭重五十两左右,这种造型后来发展成为江西官钱局银锭的固定器型。按张家骧《中华币制史》载,江西方宝每锭重洋例平五十两,洋例平两重36.53克,则江西方宝每锭应重1826.7克,但实际上江西方宝每锭实重均在1855克以上。江西方锭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出现(存世的江西方锭还见有嘉庆纪年的),这时的铸造地点是众多的,分散在全省各个州府。到同治至光绪三十年,方锭的铸造地点相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