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翡翠的“底”
发布时间 2011-06-21 浏览 51163 次
即与整个基底的协调程度。

3、翡翠的净度。翡翠玉件的裂绺、白棉、黑斑、灰丝、冰渣等瑕疵越少,则“底”可能越好。

  综合以上三项评价原则可知,“底”以质地坚实、结构致密、透明度高、光泽柔润、主色调(翠)与基底、与整下饰品和开头相协调者为好。“底”洁净细腻的翡翠玉料经加工后,其表面非常光滑,在光的照射下通透润泽、熠熠生辉。能充分反映出翡翠玉件的神韵和灵气,翡翠界的商业人士称这种现象为“宝气足”;“种”老、色好、水透、瑕疵少,就能很好地衬托出翡翠饰品的高贵,艳丽和价值,给人以碧绿欲滴、静若秋水或如火如茶的感受,翡翠商界称这类的“底”,这类的感觉为“放睛”。“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翡翠玉料的加工质量和观赏效果,影响到翡翠玉件的质量品级和商业价值。正确认识和评定翡翠饰品的“底”,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翡翠的“底”由于是各项指标的综合体现,因此在质量评价时只能定性评定,在对翡翠质量分级的各项指标中,也只能作为一项参考性指标。

三、“底”与“种”、“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