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瓷器上的铭款
发布时间 2011-07-23 浏览 49861 次

越窑瓷铭款较为丰富,有姓名款、数字款、纪年款、纪事款以及其他等文字款识。姓名款主要刻划在间隔具和匣钵上,尤其是晚唐时期的瓷质匣钵收藏品上多见。有“李”、“张”、“马”、“马公受”、“罗业师记”“余庆记烧”、“余”、“陈记”等。这些为当时烧造时,表明某个窑位的产品属于某个窑主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烧瓷状况—分工明确,既有专门从事制作的坯户,也有专门负责烧窑的窑户。这种将制坯与烧窑的明确分工,极大地有利于瓷器的烧造和资金的投入。


越窑瓷器

越窑瓷纪年款为人们今天的要求提供了极有力的帮助。越窑瓷以纪念书写并不多见,有“会昌三年七月”、“咸通十三年季春”、“乾化年”、“太平戊寅”、“辛酉”等,其中以“太平戊寅”款相对多一些,多为楷书书写。

越窑亦见有数字、方位字以及姓氏与方位组合等款识,如“上”、“中”、“王上”、“朱上”“大十”、“五”、“六”、“七”

1  2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