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泪痕”的瓷器 —定窑
发布时间 2011-08-08 浏览 50389 次

北宋定窑白瓷无疑是白瓷中的“大宗”,而究竟这一千古美瓷又是以怎样的艺术特点征服世人的呢?

  艺术因为独特而伟大,定窑白瓷也不例外!

  1、泪痕

  泪痕是指瓷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器,唐至五代定瓷并无此特征。唐代定瓷釉薄而洁白,胎釉结合十分紧密,无流釉现象;北宋则凝厚而泛黄,釉内气泡大而多,釉层在烧结过程中随器垂挂流淌,形成泪痕。

  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笔者曾见过一些定窑白瓷,泪痕方向为横向,十分奇怪,形成原因尚待研究。  

  2、竹丝刷痕

  如果认真欣赏定瓷,我们可以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此为鉴定定窑器物的一个特征。

  3、底足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