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发布时间 2011-08-11 浏览 51279 次

在西方对于“瓷”字的使用很晚,而且也比较含混。例如日本平安朝时代(约当我国中唐至南宋时期,公元794~1192年)的《和名抄》一书内曾有所谓“土师器”(即瓦器)与“须惠器”(即陶器)的名称。而在《东大寺古文字》内关于造佛所作物帐的断简中,才正式看到有关瓷器的制造。另在《日本后纪》一书的“弘仁六年正月”条内,也有所谓“造瓷器生”的记载。虽可说明当时已在尾张国山田郡(即今日本产瓷区的濑户附近)地方有人能造“瓷器”,然而决非今天所说的瓷器,只是借用了我国的“瓷”字,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日本原无“瓷”字,而是从中国传去的。而且未见实物,无从得知真象,仅能作为日本当时已有“瓷器”的旁证。

至于在西方最初使用Porcelain(瓷器)这一名词的是意人马可波罗(MarcoPolo)。据说他来元朝时曾见到过我国制作的一种瓷器,大为惊奇,因而使用了Porcelain这一美如贝壳的别称。关于它的语源,据清初曾到过景德镇的法人但特喀尔(LePere dEntrecolles)考证,不似中国发音而是由葡萄牙人传去的。但在葡语中Porcellana一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