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献上的陶瓷分类
发布时间 2011-08-11 浏览 51287 次
八世纪,即我国清代中期,尚未见生产白胎陶瓷器,都是色胎之物。因此对于其中坚如石质一般的器物特地名之为Stoneware(石器)。这个名词曾在十九世纪初传去日本(明治时期,约当我国清末时期),并且依照日制汉字的方式又造出了“炻器”的专称。对于它,在发音和含义上很容易同“石器”混淆不清,日本国内有些陶瓷学者中间早已提出过非议。只是由于沿用日久一时尚难改变,我国某些书中还在继续引用。但是也有些书内已经使用了“缸器”或“砂器”之类的合乎中国习惯的固有名称。例如:《怀仁县新志》(明万历二十九年序,清代版本)卷四“风俗、货类”项内曾有“磁器、沙器、缸瓦器”的记载;近人叶麟趾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1934年版)以及汪番译、近藤清治的《陶瓷及耐火物料工业》(1951年版)等专著内也使用过“缸器”这一名称。而近些年来在我国考古工作者中间又出现了所谓“釉陶”、半瓷半陶”或“原始瓷器”之类的专称,也多是指的这类器物。

值得研究的是,中外文献里常常看到的“磁”(或作“瓷 ”、“石慈”)字。它在一般概念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