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治汗斑的验方
下一主题:生姜的医疗作用
中药的名称五花八门,但命名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来历,饱含传统文化背景和医药知识内涵。要想了解中药,必须熟悉各种中药的名称。将中药命名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如下几类——
1.因产地命名:中药的产地命名很多,如川芎、川椒产于四川;广陈皮产于广东;云茯苓产于云南,等等。更有阿胶,是因为取山东东阿县阿井之水,将驴皮熬炼成的胶,品质优良而得名。中药在我国分布的地区很广,品种繁多,往往同一种药物,因生长的地区不同,在品质和性能上有所差别。如黄连以四川产者为佳,因而名称为“川连”;细辛以东北辽宁等产者为正品,故名北细辛、辽细辛;又如同一贝母,产于四川者称川贝母,性味甘寒,多用治内伤虚劳之燥咳;而产于浙江者为浙贝母,性味苦辛寒,多用治疗外感风邪之痰嗽。由此可知药物的产地、品种与功用和疗效有密切关系,前人在给中药起名时,多冠以产地名,以示药材质量疗效等。
2.因形态命名:中药的原植物或生药的形态,也是中药名的来源之一。如钩藤本系藤木,有弯的钩,名为钩藤;牛膝因其茎节部